《京津冀·瓣瓣同心》剧照:河北雄安风光。 出品方供图
大型纪录片《京津冀·瓣瓣同心》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指导,河北广播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台、天津海河传媒中心联合制作,近期在京津冀三地播出。该片通过《国家大事》《两翼齐飞》《率先突破》《合力攻坚》《共同福祉》《继往开来》6集,全面、生动地反映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10年来的发展历程、辉煌成就,为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彰显新时代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提供了有益借鉴。
《京津冀·瓣瓣同心》首先带领观众考察京津冀三地从古至今的紧密联系,分析这一区域发展变化的相互影响。例如由“引滦入津”工程体现自然资源、民生建设的唇齿相依,由燕郊通勤展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活实际。全片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全面辩证的思考,强调“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另一方面,该片剖析社会发展趋势,提出时代重要议题。例如指出“大城市病”是世界大国首都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普遍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京津冀·瓣瓣同心》突出强调解决中国问题、提出中国方案,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例如《国家大事》一集援引“大禹治水”的典故,指出解决北京的非首都功能问题宜“疏”不宜“堵”,这也是三地协同发展顶层设计《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核心。《继往开来》一集回顾10年间北京坚持处理好“都”与“城”、“舍”与“得”、疏解与提升、“一核”与“两翼”的关系,京津冀在疏解发展中构建新格局,在承接转移中重塑生产力,在协同创新中激发动力源,从而为当今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京津冀·瓣瓣同心》将高屋建瓴的政策规划与砥砺奋进的人民视角相结合,强调“瓣瓣同心”的关键是上下连心、万众一心。首先,该片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对10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了立体化呈现,全片采访对象包括中外设计师、建筑师、工程师、项目经理,以及学者、公务员、作家、企业家、医生、教师、摄影师、旅游博主、个体商户、工人、农民等。其次,个性化的讲述为该片注入生动的生活细节,增强了表现力和感染力。片中呈现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时,80岁的陈彦娴在镜头前唱起1962年的歌谣。她是河北承德塞罕坝的第一代务林人员,2017年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地球卫士奖”。在呈现交通一体化建设方面的内容时,动车组司机韩军甲感叹城际铁路给生活带来巨变,他的女儿在日记中写下“爸爸的梦想是开中国最好的火车”,呼应了交通提速、强化城市连结的主题。个体化的叙事、场景化的展现、同期声的运用,将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活化、具象化。再次,该片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既来自人民,又造福人民。“协同红利”使“环京津贫困带”的村民们脱贫致富,生态修复为居民生活筑起绿色屏障,交通网络的完善极大地方便了个人出行、企业运营以及物流运输,新区建设让优质的教育、医疗、养老资源惠及万民,各类博物馆、图书馆、艺术中心、文化园区的落成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京津冀·瓣瓣同心》充分发挥电视艺术形象、直观的特点,让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现身说法,在个体与时代、微观与宏观的共振中彰显国家战略与人民美好生活紧密而深刻的内在联系,用影像书写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辉煌篇章。
(仲呈祥 林玉箫 仲呈祥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林玉箫系中国传媒大学讲师)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