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寡人是什么意思,古代君主为何要自称寡人?

发布时间:2023-12-26 11:13:45

文|霁寒雪

编辑|霁寒雪

相信在古装电视剧中,大家都或多或少的听到过君主自称“寡人”,大众都认为“寡人”是孤家寡人的意思,寓意帝王内心的孤独和高傲。

文化界对寡人的解释却有所不同,他们认为寡人是“寡德”的意思,寓意帝王在警示自己德行不足,算是帝王对自己的一种鞭策。

那么这两种解释究竟谁对谁错呢?是否有第三种解释呢?

“寡德之人”解释存在破绽

“寡人”一词是先秦汉语中君王用以自称的一个词,而且历代的学者也大都以为它是君王用以自谦的一个自称词。

辞书、词典的解释都认为“寡人”一词用以君王自称是个谦词含有“寡德之人”的含义。

从这里就可以确定,大众“孤家寡人”的解释就排除出正确答案了。

但寡人就一定是“寡德之人”吗?其实也不尽然。

根据《左传》发现《左传》中“寡人”一词的使用情况可能并非如字典辞书所言。

从“寡人”一词在《左传》中的使用情况来看,并非任何场合和语境,君王在先秦自称时都使用“寡人”,这说明“寡人”在君王用以自称时不是随意使用的一个词,而是有其特定的使用场合。

这个特定的使用场合,应该就是由该词所特有的意义特征所决定的,这个特有的意义特征,也就是“寡人”的本源意义,它决定了“寡人”的使用范围和特点。

《左传》首先是一部史书,主要记录的就是春秋时期的诸侯争战和外交,因此,君王对话的句子是很多的。

从查阅过的隐公元年至成公16年共148年的历史记载中,君王在对话中须要自称的句子共有106句。

从这些对话看,君主自称时通常使用的词,除了“寡人”外,还有一般的人称代词“我”、“吾”和“孤”、“不谷”。

“孤、不谷、寡人”都是君用以自称的词,别人是不允许有这样殊荣的,但从使用情况来看,“寡人”在《左传》中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其他两词的使用。

在学者找出的106句的用例中,使用“寡人”用句是35句,“孤”句是9例,“不谷”句只有5例。

即使是高频率使用的“寡人”句,君王在自称时也不是任何场合都使用“寡人”一词,从君王自称的情况来分析,它只使用于两种语境。

一是用于君臣对话,二是在外交中诸侯与诸侯之间或诸侯与外国的臣子间的对话。

根据《左传》记载,106个君王自称的例子中,有58句是君主对自己臣子谈话的句子而其中只有3句君王在臣子面前自称时使用了“寡人”。

其他的55句君臣对话,君王没有使用“寡人”,而是使用一般的人称代词“我”、“吾”,由此看来,在本国君臣的对话中,君主一般情况下是不用“寡人”来自称的。

《辞海》中认为“寡人”是古代诸侯对下的自称的观点,与《左传》所反映的语言材料是不相符的。

从语言所生存的社会环境看,中国的古代社会是个以血缘为纽带发展起来的宗法制社会,宗法制又是森严的、有序的等级身份制度,因此中国的古代社会讲究的是“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

因此,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特定的等级身份,在言谈举止中,任何人都不能超越自己的等级身份。

在一国之中,诸侯与其臣的身份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君为贵,臣为贱,君是臣的主人,这是无法改变的等级身份。

因此,在君臣对话中,君王在臣子面前只需表明自称而已,没有必要使用代表其等级身份的词,而只需使用一般的人称代词“我”、“吾”便足以说明问题了。

因此在55句的君臣对话中,君王大多数情况下不使用“寡人”来自称。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寡人”在外交中广泛使用的情况,《左传》的106个用例中,共有35句君王在自称时使用“寡人”,但君王用“寡人”自称的用例都使用在诸侯之间的外交上,主要是诸侯对别国自称时使用。

换句话说,凡是诸侯同外国外交时自称都使用“寡人”,无一例外,而且凡是臣子在外交时对外国称自己国君时,也均称为“寡君”。

试想,如果“寡人”是指“寡德之人”的话,在古代讲究名分、等级的社会里,任何人在自称时都必须标名自己的身份,在两国外交时,诸侯见面讲究的是“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

一见面张口闭口称自己既无德又少德,又怎能君临一国,又怎能在群雄争霸、注重“无礼不行”、“不义不战”的春秋社会中被诸侯承认和扶持?

重耳在外流亡19年,之所以能够回返晋国执掌国家,就在于他的“礼、义、仁”方面之有德。

春秋时期,在诸侯联盟中,注重的是有德而不是“无德”,更何况,任何一个臣子不敢也不可能在外交中,一再宣称自己的国君是“寡德”的无德之君,在春秋乱世,国君无德就等于天下诸侯可以共伐之。

所以,我认为这里的“寡人”和“寡君”是能够标明诸侯的特定的身份和等级的一个词而不是什么含有“少德”之意的自谦。

第三种解释

中国的古代社会是个礼制社会,在用词上从天子到庶人都有严格的名分称谓,如《礼记·玉藻》:“凡自称,天子曰予一人,伯曰天子之力臣,小国之君曰孤。”

这样看来,“寡人”是标明诸侯特定身份的一个自称词,其他身份的人是不能用它自称的,但从《左传》的使用情况来看,有些时候诸侯是不用它自称的,而在外交时却无一例外地使用“寡人”来自称,也就是说在外交中必须要标明自己的特定身份。

那么,这种特定的身份是什么,对于国家来讲又显示着什么,这要从“寡人”的“寡”字上面来分析。

“寡”最重要的义项是指“少也”,意在说明数量上的不多。

从这个意义来看,“寡人”也只能着重说明这样的人很少,甚至少到只有一人,因为在一国之中诸侯也只能有一个,意在言“少”而不含有“少德”之人的含义,况且这一“德”字从何而来,找不出佐证。

在各自的范围内,有此身份者只有一人,故此自称,由此,我们再回头看君臣对话中,君主自称时,大多数情况下不使用“寡人”自称,就容易理解了。

君对臣言谈时,因为双方是君臣关系,诸侯没有必要标明自己“嫡正”的身份,因此自称时大多不用“寡人”,虽然在君臣对话中有三句用“寡人”自称,很可能是意在言明自己正宗的继承人身份。

因为春秋时期,社会秩序混乱,周代所制定的立“嫡“不立“庶”的礼仪制度已被打乱,诸侯公子为争夺君位互相残杀,因而取得君位的并非都是“嫡长子”,所以有时为了确定君位身份的需要,在臣子面前,也偶尔用“寡人”自称。

这意在说明自己继承君位名正言顺,虽然不是“嫡长”,但“先君以为贤”而承继君位,所以即为君就是“嫡长”,就是众之所宗,目的是让臣子们以自己为“嫡”,服从自己而已。

我们都知道,春秋社会是以血缘为纽带发展起来的宗法制社会,宗法制又是森严的、有序的等级身份制度,因此中国的古代社会讲究的是“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

因此,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特定的等级身份‚在言谈举止中,任何人都不能超越自己的等级身份,表现在称谓上就形成了这样一条规律:由高到低,层层制约,即称人和自称时一定要根据品级、地位、尊卑、贵贱。

对方如果在品级、地位、尊卑、贵贱、辈分、长幼上高于说话者自己,那么说话者称呼对方时一定要使用尊称,尽量抬高对方;自称时便使用谦称或卑称,尽量降低自己或贬低自己。

反之,对方如果在品级、地位、尊卑、贵贱、辈分、长幼上低于自己,那么说话者称呼对方时一般使用平称或贬称,尽量降低别人,自称时使用傲称,尽量抬高自己。

作为君侯的一国之长,在宗法制度森严的春秋等级制社会,诸侯自己就是国内等级金字塔中的塔尖,是国家的最尊贵者。

因此,在和自己的臣民言谈中,他只能使用傲称,根本也不可能使用什么表示“寡德之人”的“寡人”来自谦。

无论从《左传》的语料还是从语言所生存的社会性质看,“寡人”都不应该看作是“寡德之人”的意义。

从另一方面看,“寡人”一词广泛地使用于诸侯外交中,也说明“寡人”含有“嫡正”之意。

以上的分析说明,诸侯对内自称时大多数不使用寡人,而对外言谈中全部使用“寡人”自称。

这种内外有别的自称方式,无疑说明“寡人”是一个在外交中能够标明诸侯特定身份的词,即他的“嫡正”身份。

这种自称方式说明,在国家内他是唯一的真正的“嫡长”的寡人,在外交中他是自己国家的唯一的发言人和国君。

只有这种合法的嫡正身份,在外交中才能得到其他诸侯国的承认和尊重,才能名正言顺,言顺事成,否则在讲究等级和身份的春秋社会,没有嫡正的身份就不被人承认。

不被人承认,在多事的春秋社会就会被诸侯共伐之,因此诸侯在外交中随时、处处地表明自己嫡正的“寡人”身份。

总之,从《左传》的语料分析可以得出:首先,“寡人”是诸侯用以自称的词,但不是对下自称的词,而是用于国与国之间在外交中表明自己身份的自称词。

其次,“寡人”也不是“寡德之人”,“少德”之意,这种观点和看法,只能是产生于后来的儒学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这是一些儒学大师以本家思想中的“温良恭俭让”为思维准则,主观臆断的结果。

而根本没有考虑到在等级森严,明辨身份的奴隶社会自卑而尊人,谦恭待人只是上对下的一种要求而已,绝对不是君王对自己的要求,他不可能对自己的臣下自卑而谦恭。

因此,认为寡人是“寡德之人”是站不住脚的。

结语

相信后代的君王看中的不是“寡人”中所谓谦恭的“少德”之意,而是看中该词这种独一无二的嫡正身份,唯我独尊的意义特征,因此才被广泛地用以自称。

可见,“寡人”一词从《左传》所反映的大量语料来看,加之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性质,足以说明该词早期的使用,只是诸侯对外的自称词。

它的意义特征是为了标明诸侯的“嫡正”身份,因此,才被广泛地使用于外交用语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