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明英宗是昏君吗(朱祁镇历史评价如何)

发布时间:2023-11-24 15:13:11

一代伟人毛主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

注:毛主席手绘像

诚然在历史上我们但凡只要提到明英宗朱祁镇,就会想到他的土木堡之变和冤杀大臣于谦,甚至有人对其恨之入骨,但事实上他真的算是一个坏人吗?一个无道昏君吗?

朱祁镇的谥号为英宗

其中英在《谥法》中可是褒义,其中道德应物曰英,德华茂着曰英,明识大略曰英

要知道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他们的一生,特别是帝王,他能拥有好的谥号还是恶谥都要看一生的功过是非,最后由大臣们来判定。历史上拥有恶谥的皇帝不在少数,像隋炀帝杨广,虽然他做的事情功在千秋,但罪在当代,还是被后来人评了“炀”这一恶谥。

注:隋炀帝画像

但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明英宗朱祁镇,他一生犯错无数,却为何能在死后被评为“英”这一褒义谥号呢?其实这跟他所做的两件事儿有关。

注:明英宗御驾亲征名场面

朱祁镇的一生

可谓是起起伏伏人情冷暖尝了个遍,他本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嫡长子,在他8岁的时候,宣宗皇帝驾崩,“三杨”以及太皇太后张氏的支持下朱祁镇登上皇帝的宝座,这一时期,由于皇帝年少,再加上太皇太后张氏明事理且地位尊崇。

“三杨”处事有方,安定边防,整顿吏治,发展经济,这也让大明朝延续了仁宣之治的成果

注:“三杨”之杨士奇

对于这一时期的明英宗的确能够称得上是英明神武地存在,他也无愧于“英”这一谥号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三杨”相继离世,太皇太后张氏也紧跟着薨逝,朝中便再也没有能够限制英宗皇帝和宦官杨振的人物了,因此受到英宗皇帝极为信任的王振开始崭露头角,最终也成为差点压垮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注:大明仁宗皇帝之皇后张氏

明朝从宣宗后期一直到英宗时期对北方的鞑靼部一直以怀柔政策为主,这也给了草原部落休养生息的时间,最终在英宗朝,曾经被打得抱头鼠窜的草原部落卷土重来屡屡犯边,年少的英宗皇帝一直梦想着成为像曾祖父朱棣那般驰骋疆场,做一个马上皇帝,所以在王振的蛊惑下,英宗皇帝御驾亲征,由此开启了一段极为耻辱的历程!

注:明英宗朱祁镇准备御驾亲征

为了堵住朝中大臣的悠悠众口,朱祁镇立年仅两岁的朱见深为皇太子,让异母弟朱祁钰监国,自己则带着二十万精锐浩浩荡荡地奔赴前线,结果在太监王振的瞎指挥下,大军出师不利,被瓦剌军队冲击得四散而逃,就在怀来城外的土木堡,明军彻底败北,全军覆没,朱祁镇被俘,无数大臣名将战死

史称:土木堡之变

注:战神朱祁镇被俘

不过,瓦剌太师也先认为朱祁镇奇货可居,所以就留了他一条性命,想要以此威逼明朝廷,这也是朱祁镇被称之为“叫门天子”的主要原因,只不过明朝中央朝廷并没有受制于瓦剌,在于谦以及孙太后的主持下,扶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是为:明代宗

注:代宗皇帝朱祁钰

也正是在朱祁钰和于谦的带领下,组织军队,保卫京城,将北京城下的瓦剌军队打出了长城,保全了明王朝!

瓦剌见无法从朱祁镇身上压榨更多的好处,索性就将其放了回来,就这样北上留学一年的朱祁镇再次回到京城,然而面对他的早已是物是人非,新皇帝朱祁钰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朱祁镇只得被锁在南宫之中,暗无天日过了七年太上皇的软禁生涯。

直到七年后,朱祁镇在太监曹吉祥以及石亨、徐有贞等人的帮助下,发动历史上著名的夺门之变,成功复辟,忍受七年软禁之苦的朱祁镇重新成了大明朝的皇帝。

注:夺门成功的朱祁镇接受百官朝贺

接下来的朱祁镇随着年纪的增长,以及深受人生起伏的影响,做事没有那么冲动,也算得上是勤于政务,他虽然痛恨弟弟朱祁钰的行径,但对其执政时期的政策并没有做多少调整,这也为明朝再次出现中兴打下了基础。

不过朱祁镇作为皇帝也有他残忍的一面,那就是他将挽救大明于水火的于谦冤杀,这也让他在后世历史中饱受痛骂。

注:于谦被杀留下千古绝句

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后做出一件事儿,也算是挽救了他自己的声誉,没有辱没“英”这一谥号,那就是他死后废黜了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的宫妃殉葬制度,这也成为他人生中最闪耀的光点之一。

回顾朱祁镇的一生,前后两次在位,共计二十二年。三十七年的人生中,七年太子,十四年皇帝,一年俘虏,七年幽禁,最终又做了八年皇帝,这样的人生五千年中绝对找不出第二个!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