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西汉之八王之乱是什么时期,西汉八王之乱的历史介绍

发布时间:2023-11-24 07:13:18

今天我们一起来捋一捋纷乱的八王之乱,看一看这场影响深远的动乱究竟是肿么回事?

八王之乱示意图

今天我们不探讨八王之乱的起因和深层次原因,先从这八位王爷的出身来看一看这场动乱。

首先,作为司马炎的亲儿子们的三位王爷率先出场。分别是晋武帝五子楚王司马玮、六子长沙王司马乂、十六子成都王司马颖,这几位为了当皇太弟打的不可开交!之后是司马懿的儿子们,分别是汝南王司马亮、赵王司马伦。没错,这两位的辈分实在比较高,就连晋武帝也只能乖乖的喊一声叔叔。其次是司马师的孙子,司马攸的儿子齐王司马冏。这位齐王比较特殊,他作为帝国的靠前排列的顺位继承人,声望也是比较的大。最后就是从血缘上相差甚远的两位打酱油的王爷,他们分别是河间王司马颙和东海王司马越。应该说这二位其实本不应该来凑热闹,人家嫡系的司马家王爷打架,你俩远的不能再远的旁系王爷非要来踹一脚。

首先是楚王司马玮,听信了妖后贾南风的鬼话,帮着这个女人一起搞掉了权臣杨骏。这时原本晋武帝指定的辅政大臣之一的汝南王司马亮闻讯立刻赶回洛阳,开始把持朝野大权。司马玮自然不会甘心让司马亮这个爷爷辈夺取胜利果实,在贾南风的怂恿默许下,司马玮兵变杀害了司马亮。结果贾南风转头就把司马玮给卖了,然后命令禁军搜捕楚王府,司马玮紧随司马亮而去。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西晋王朝也不会继续沉沦下去,无奈作妖而又作死的贾南风注定不想让西晋江山长治久安。元康七年(297年),赵王司马伦回京述职。这位王爷的名声也是很差,镇守关中的他不会调和民族关系,导致匈奴和羌人大打出手,陇西地区一片混乱。然而这位并不觉得自己是个无能之辈,身为司马懿的儿子,他觉得自己需要干一番大事业。

300年,忧惧不已贾南风杀害了太子司马遹,此举彻底引爆了八王之乱的火药桶。

这其中司马伦居中不断挑唆贾南风和太子党一系的矛盾,使得双方矛盾与日俱增。贾南风杀害司马遹后,太子党与贾氏一族不死不休,随后司马伦拉拢太子党并伙同齐王司马冏一起发动政变。废掉贾南风并将其毒杀,同时把持朝政大权。但是心比天高的司马伦做起了皇帝梦,居然废掉司马衷而自立为帝。这一做法引起齐王司马冏的严重不满。齐王一系比较特殊,先齐王司马攸本是晋文帝司马昭的儿子,因为大哥司马师没有儿子,所以过继给了司马师。那么司马攸本人是代表司马师的,由于司马师在司马家族中特殊的地位,他的儿子继承皇位的合法性相当高。毕竟司马昭的权力来源于司马师!

此时天下已然逐渐失控,掌握重兵的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同时起兵反对司马伦。公元301年,三位实权王爷率领十数万大军逼近洛阳,同时禁军主力抽调出京迎战,一场大战即将开始!此时距离东吴灭亡,天下一统只短短过了二十一年!

此战,中央禁军惨败,齐王司马冏入主洛阳。他迎回了被软禁了一年的晋惠帝,声望大振。成都王和他一同进入洛阳城,但是两人的表现判若两人。司马冏志得意满,对皇帝不屑一顾经常呼来喝去的,使得朝中大臣颇有微词。而司马颖却听从谋士的意见,开仓放粮、抚恤伤残,收拢人心。双方一对比,差距十分明显。由于不想与司马冏争锋,司马颖选择了离开洛阳,返回自己的老巢河北。而河间王司马颙还没有赶到洛阳呢,战争就结束了!

临行前,长沙王司马乂送自己的十六弟出城,二人一起去城外的峻阳陵看望父皇司马炎。在父皇面前,司马乂对司马颖说:先帝创下的基业,你要好好的守护。随行人员都懵了,现在齐王如日中天,为什么长沙王说这番话。其实司马乂此时认为十六弟才是真正的辅政大臣,他觉得司马颖可以承担的起司马家的复兴大业。

可是司马颖绝不是表面上表现的那样!

而日渐骄纵的齐王司马冏越来越蛮横,朝中大小一切事务均由齐王府令出,任何人胆敢越过齐王向晋惠帝直接汇报工作,就会被处死。对此长沙王司马乂很是不满,他暗中笼络禁军士兵,等待良机。公元302年,心怀叵测的河间王司马颙联合成都王司马颖起兵,想把齐王司马冏从执政大臣的位置上撵下来。他联络司马乂作为内应,想一举干掉司马冏,把朝廷大权揽在自己手里。

司马冏显然不傻,他一直防备着司马乂。消息传来他立刻派兵抓捕司马乂,谁知长沙王先发制人,率先发动禁军叛乱。司马冏猝不及防,竟被活捉!随即他本人被长沙王司马乂处死,这是第四位身首异处的王爷。

得知消息后的司马颙顿时大感失落,没想到司马乂这家伙这么厉害,直接干掉了司马冏。没有了借口的他被迫选择返回关中老家,河间王二次参战又无疾而终。

长沙王司马乂是一个独特的人,八王之乱中只有长沙王司马乂一心想要重整晋室江山,他总揽洛阳大权后没有像前几位仁兄那样不可一世,而是选择了恢复司马衷的皇帝威严,同时凡大小事务均会向成都王司马颖汇报,请求裁夺。此时的长沙王似乎还相信自己的十六弟才是可以拯救晋室江山的不二人选。可是司马颖想的是皇权宝座,辅政大臣不是他的追求,他不感兴趣。

司马乂主持朝政一年有余,一心想要恢复中央的权威,树立皇帝的威信。可惜河间王司马颙显然对此不感冒。

进行准备了一年有余的河间王再次选择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讨伐司马乂。这次他大起关中精锐七万余人,并且邀请成都王参加战争。司马颖比他还厉害,面对六哥坚守的洛阳城,他不仅不救反而率领二十余万大军兵临城下!双方在洛阳城下展开了一场惨烈的城市争夺战,洛阳城也是经过了近百年的和平后,再次遭遇惨烈的战火洗礼!参战双方围绕洛阳城对峙了半年有余,洛阳城惨遭严重破坏!

最后河间王率先露怯,觉得打不下洛阳城,准备回关中去。可是城内的东海王司马越却认为洛阳恐难以守住,害怕一旦城破自己遭殃,所以发动小规模兵变软禁了司马乂。后来怕夜长梦多,司马越残忍的将司马乂活活烧死!闻得消息的禁军将士们都潸然泪下,因为司马乂是一个好王爷,他待将士们不像其他的司马家王爷们呼来喝去的,如同驱使奴隶一般。司马乂谦和平顺,待人处事都很有章法,执政以来洛阳朝廷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气息,很多禁军将士们都十分怀念他。可是身处这个叛乱迭出的年代里,忠诚这种东西实在是奢侈。大家收起眼泪,为了生活继续为新主子卖命!

八王之乱第五位王爷除名

战后三位王爷进行了权力瓜分,司马颖显然对破败不堪的洛阳不感兴趣。安排好了留守人员后,他就返回了老巢邺城。同时让晋惠帝立自己为皇太弟,将来得以接任皇帝大位。司马颙获得了雍州的控制权后,也欣喜的返回长安。只有东海王司马越依旧留守洛阳!

回到邺城的司马颖本性大露,不再装模作样的广纳贤才,整日里挥霍玩乐,出行全部使用天子仪仗,声势无俩。然而志得意满的司马颖不知道,东海王司马越这个皇族旁支,也在觊觎朝廷大权。为了获取中央的权力,司马越不动声色的铲除了司马颖留在洛阳的嫡系,把整个洛阳禁军变成了东海王的私军。

公元304年7月,东海王司马越纠集十余万大军,以司马颖谋逆为名出兵讨伐司马颖。结果荡阴一战,禁军大败,司马越狼狈逃回自己的封国。就在司马颖觉得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幽州刺史王浚伙同段部鲜卑南下讨伐司马颖。没有防备的司马颖遭遇大败,为挽回局面他四处招兵买马。为了得到匈奴人的支持,他命令刘渊回到自己的家乡并州,为他征集匈奴人前来打仗。然而在东瀛公司马腾的夹击之下,司马颖全面崩溃,手下大军做鸟兽散。不久司马颖被杀,第六位王爷身首异处!

随后,东海王司马越依靠政治斗争的优势,与河间王司马颙展开角逐。

这局面有些搞笑和难以置信,混战了那么多年。最后留下了两个旁系王爷为了朝廷大权继续进行争夺战。而晋武帝的儿子们却都几乎死伤殆尽,直系皇族子弟几乎丧失了所有军权和势力。最后技高一筹的司马越战胜了司马颙,公元306年,司马颙在众叛亲离中选择投降。最后在一辆马车上被结束掉自己的生命,第七位王爷OUT。

时间来到公元306年,东海王击败了所有对手,独揽朝廷大权。此时的司马家王爷们也基本上没有了什么军队和实力了,因为天下已经四分五裂,分崩离析了!

幽州王浚,勾结鲜卑人手握大军割据一方。并州刘渊,以数万部众立国号为汉,声称要为刘禅报仇!氐人李特,率领数万流民大起义,割据川蜀自立为王。其余各地都是一片大乱,由于中央持续多年陷入混战,地方已基本自成一派体系,西晋朝廷权威一落千丈!

大势已经不允许司马家的王爷们可以继续这般没有脑回路的混战了,而刘渊显然也不会给晋室任何中兴的机会了!

一场八王之乱,至少四场数十万级别的大规模混战和无数小规模战斗。将西晋中央军打没了,把司马家王爷手中的军队打飞了,把中原自曹魏以来的数十万虎贲将士打废了!以至于面对仅五部人马的刘渊,竟无法镇压和消灭!反倒被对方彻底击垮,成为历史和民族的罪人!

公元311年,司马越在逃回自己封国的路上忧惧而死,十几天后在苦县宁平城中,十数万西晋中央军的最后主力和数千位王公大臣们被石勒一举包围并轻松消灭。西晋王朝的寿命就只剩下倒计时了!

八王之乱也真正的落下帷幕!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