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宋朝最后一个皇帝赵昺(南宋灭亡时有多惨)

发布时间:2023-11-24 03:13:08

赵昺(1272年-1279年),南宋第九位皇帝(1278年-1279年在位)是宋朝最后一位皇帝。

南宋末年,国家风雨飘摇,蒙古大军铁蹄南下,终于将传承三百年的赵宋王朝送上了末路。

崖山之上,年仅八岁的皇帝赵昺趴在宰相陆秀夫的背上,迎风而立。

半山腰上,蒙军统帅张弘范率领两万骑兵步步紧逼,山后是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早已进退无路,陷入绝境。

陆秀夫侧头回望赵昺,悲怆道,“大势已去,回天无力,陛下可愿与臣殉国以全气节”?

赵昺幼小的身体都在发抖,脸上还挂着泪痕,回头遥望着北方那让人留恋的美好河山,眼神坚定道,“我虽年少,却也不愿卑躬屈膝,屈辱的活着,今日就随恩师去了吧”!

陆秀夫潸然泪下,“陛下,是臣无能啊”。

说罢,看着即将逼近眼前的蒙古大军,疯狂大笑,随后毅然转身,向着大海一跃而下,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只有呼呼的风声当中,隐隐传来赵昺最后那稚嫩且悲伤的话,“恩师,错不在你,不在各位誓死守节的忠义之臣,你们对得起国家”。

是的,宋朝的灭亡不在于臣子和百姓,而是在建国之初就已经注定了,重文抑武的政策虽然让国家的文治达到了巅峰,武备却孱弱不堪。

从建国到亡国,三百年间,宋朝与周边异族战争不断。

武力不强,异族没有敬畏之心,宋朝败多胜少,终究导致灭顶之灾。

燕云十六州始终没有收回,徽钦二帝被掳走沦为猪狗,皇室女眷沦为娼妓,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中原王朝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

残酷的打压武将,注定了宋朝治国策略的残缺不全,这是一个畸形的王朝,皇帝在文臣的一味忽悠下成了昏君,臣子没有卓越战略目光的武将人才。

自从被金人灭亡北宋,赵构南下建立南宋开始,就把金国当成了唯一的生死大敌,偏偏又打不过,称帝之前,赵构本来还是一位有大志的皇子。

可是当了皇帝之后,也在腐儒的影响下迅速腐化,没有了北伐大志,为了避免金国的打击,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了以北伐为己任的绝世统帅岳飞,毁了南宋最后的希望,一心当一个只知道享受的江南国主,在金人时刻的恐吓下割地赔款,称臣纳贡,苟延残喘。

直到蒙古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崛起,一步步蚕食金国,南宋好像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们把蒙古人当成了救世主,在蒙古主动派人来和联合他们夹击金国的时候,南宋君民短视的以为报仇的时候到了,宋朝崛起的机会来了,出人出钱,全力配合蒙古人攻击金国。

但是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消灭金国,实际上是消灭了一只狼,却迎来了吃人不吐骨头的猛虎。

金国的灭亡,打破了南宋、金国、蒙古三国之间的平衡,蒙古大军南下再也没有了掣肘的力量,南宋战力的孱弱也让他们增加了一统天下的信心,自此毫无顾忌,马踏江南,南宋小朝廷无力抵抗,节节败退。

南宋人心离散,文武大臣或死或降,兵微将寡,只能一路难逃,大片的江南国土匍匐在蒙古大军的脚下。

屋漏偏逢连夜雨,一路的奔波逃亡,南宋军民不堪重负,疲惫不堪,年仅11岁的小皇帝赵昰就这样死在了半路上,一时间人心惶惶。

在这危急时刻,更需要一国之君稳定人心,1278年,年仅八岁的赵昺被陆秀夫等人在雷州拥立为帝,也是南宋的第九位皇帝。

尽管赵昺心智早熟,但到底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坐在临时准备的龙椅上,看着为数不多的臣子们战战兢兢,风声鹤唳的样子,他心里除了害怕就是慌张,根本无法静下心来稳定大局。

龙椅都还没坐热乎,一个惊天噩耗再次传来:阿城守将开门投降,扬州门户大开,全境沦陷,蒙古大军直逼雷州而来。

赵昺君臣惊慌失措,雷州无险可守,只能弃城而逃,在蒙军一路的追杀当中,军队损失殆尽,只余千余人带着赵昺等人退守海外崖山之上,凭借险峻的地势拖延了蒙军追击的速度。

可是他们没有机会反败为胜了,因为这一年,在广州一带打游击招兵的右相文天祥兵败被俘,他们再也没有了外援。

在这关键的时刻,兵部尚书张世杰提出了一个最为关键的办法:“利用有利地势,坚决固守,等到蒙军疲惫松懈,我们物资充足,退往海外岛屿,那里岛屿众多,进可攻,退可守,与敌人可以展开周旋,等待时机”。

这本是目前最有效的办法,却被陆秀夫一口回绝,怒道,“敌军来犯,陛下在此,何以固守?正该拼死一战”。

陆秀夫被怼的哑口无言,他虽然是兵部尚书,却是武将,兵权自然不可能由他掌控,而是在宰相陆秀夫这个文臣手里,张世杰只能认命。

可惜的是,陆秀夫虽然忠心耿耿,气节无双,却没有杰出的战略眼光,硬生生掐断了南宋残存的唯一机会,带着所有人进入了最后的绝唱。

张世杰领命主动出击,带领着一千余人的军队在海湾险要之处铁索连舟,企图阻止蒙军逼近。

蒙军统帅张弘范也不是个简单人物,他也是从南宋投降过去的降将,带兵打仗很有一套,深受蒙古大汗忽必烈的器重,不然也不会让他担任南征统帅。

面对张世杰的防守策略,他不慌不忙的指挥大军一轮火箭射过去,企图将南宋军队连人带船焚烧于大海之上。

没想到张世杰早有预料,他早就命人在船身和人身上抹上了湿漉漉的泥浆,再搭配盾牌防守,张弘范的火攻没有奏效。

张弘范一计不成,再生一计,他利用兵力优势,兵分几路,一边和张世杰僵持,一边派人围困崖山,切断水源,将张世杰和崖山大本营完全隔开。

张世杰没了粮草供给,兵力又少,根本无法突破蒙军的包围退回崖山,为了避免全军覆没,只能被迫向其他岛屿撤退。

崖山之上没有了水源,无疑是所有人的催命符,整个崖山之上,还有将近十万军民,大多数是跟随赵昺等人一路逃亡的老弱妇孺。

短短三日,所有人因为缺水陷入了疯狂,张弘范一看时机已到,率领大军向崖山逼近。

山上所有人进退无路,陷入了绝望。他们深知,一旦被蒙军抓住,就是生不如死的折磨。想要拼命,却因为缺水,浑身无力,也没有兵器,根本造不成什么伤害。

索性一咬牙,带着不向异族低头的刚强决绝,带着对蒙军的怨恨咒骂,上演了十万军民齐跳海的末日景象,天地同悲!

陆秀夫后悔了,是他的目光短浅害了所有人,如果当初退走,或许还有一丝机会,可惜的是,他身为文臣,只能看到他所理解的格局。

事已至此,无法挽回。但是想要他屈膝投降,更不可能,他可死,骨头不可弯,这是传承数千年的华夏脊梁。

唯一愧对的是8岁的皇帝赵昺,带他走向了死路。庆幸的是赵昺没有怪他,和他一起面向大海,凯然赴死,为赵宋王朝的软骨头皇帝们洗涮了耻辱。

崖山,终究成了宋朝最后的埋骨地,张弘范没有了后顾之忧,全力攻打退守岛屿的张世杰。

张世杰得知崖山惨状之后,没有了坚持的意义,惨然一笑,从容拔剑自刎,留下了无限忠诚傲骨在天地间回荡,影响着华夏后世一代又一代豪杰英烈百折不挠,宁死不屈。

蒙古人入主中原,建立大元,虽然铁骑锋利,却不会治国,不到百年时间,天下已经混乱四起。

宋朝遗民从来没有忘记夺回祖宗故土的大志。山东水患下,挖出石人,有人振臂高呼,“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白莲教起义随后爆发,韩山童自称赵宋后人,刘福通自称南宋中兴四将刘光世后人,率先起义。

自此民间义军风起云涌,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元朝统治四分五裂,群雄逐鹿。

叫花子和尚朱元璋应运而起,为蒙古人的统治敲响了丧钟。

十五年南征北战,平定天下,荡平南北枭雄,驱逐蒙元,收回遗失异族之手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600年的河西、800年的云南,彻底融合贵州等地,经略辽东广阔疆域,派遣邓愈扫平吐蕃,加速融合进中原王朝的步伐,一统天下,于1368年,在南京紫金山建国大明,让华夏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虎啸龙吟惊天下。

山河奄有中华在,日月重开大宋天,朱元璋的《谕中原檄》响彻天下,振聋发聩!

自此,崖山慷慨赴死、宁折不弯的十万英豪们 ,可以瞑目了,华夏传承将永世不衰!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