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关于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文言虚词以的用法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1、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2、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3、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4、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5、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
6、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7、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8、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9、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10、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11、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2、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13、 ④结构助词。
14、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15、译时也可省去。
16、 ⑤音节助词。
17、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18、二、而 用作连词。
19、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20、 ①表示并列,相当于“和”“与”;爱了而乐衷,皆丧心也。
21、 ②表示顺承,相当于“就”“才”;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22、 ③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3、 ④表示因果,相当于“因为...所以...”。
24、 ⑤表示修饰(方式、状态) ⑥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5、 2、用作代词。
26、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27、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28、 4、【而后】才,方才。
29、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0、 5、【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31、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32、而况石乎! 6、【既而】不久,一会儿。
33、三、其 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第三人称代词。
34、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35、 ②第三人称代词。
36、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
37、 ③活用为第一人称。
38、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39、 ④指示代词,表远指。
40、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41、 ⑤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42、 2、用作副词。
43、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44、四、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45、 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46、 例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7、(《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48、(《赤壁之战》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49、 例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50、(《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51、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52、 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53、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
54、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55、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56、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57、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58、(“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相信通过文言虚词以的用法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