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的当数嘉陵江,流经甘肃、陕西、四川三省11地市州共76个县,流域面积1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000多万人。
自古以来,嘉陵江沿江名城重镇林立。地处嘉陵江上游,与陕西、甘肃两省毗邻的四川省广元市,就被称为蜀门重镇。上游的陕西汉中、甘肃陇南尾矿库和冶炼厂众多,近年来就出现过2015年锑泄漏、2017年铊污染、2021年铊浓度异常等突发环境事件,但均未对广元下游地区水环境质量造成影响。
“外防内治”“一河一策一图”“企业—园区—流域”三级防范,确保了“一江清水出广元”。广元市生态环境局提供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广元境内19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其中Ι类水质断面6个、Ⅱ类12个、Ⅲ类1个。
“我们与陕西汉中、甘肃陇南以及省内南充、巴中等毗邻地区构建了环境保护区域多级联动协调机制,实现环境信息共享,每年开展联合巡河护河。”广元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赵廷延介绍,各方已联合制定了“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妥善应对处置了多起上游输入型污染事件。
第一财经记者近日参加“川江千里行”主题采访时了解到,广元对全市19个国、省考核断面实行ABCD分级分类精细管理:A类断面常态管控促提升,B类断面精细管控稳水质,C类断面提级管控保优良,D类断面重点管控防降类(有问题的水质)。
广元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胡国琼介绍,对水质已达Ⅰ类或改善向好的断面,由县区分管领导牵头,按照“以时保日、以日保月”的要求,测管协同,全时段严控新增污染入河和涉水施工;对水质稳定达Ⅱ类的断面,各县按照“一口一策”要求,全域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对水质年均达标、月均不稳定、浓度波动明显的断面,建立问题清单,综合治理,以水定排,杜绝水体污染;对月均水质不达标、多时段水质下降、年均降类的断面,由市级主要领导专项督办,制定攻坚整治方案,统筹干支流、上下游、水陆同步治理,整治成效晒单交账,确保水质止滑回升。
前些年,嘉陵江支流白龙江下游的白龙湖,网箱养鱼过度扩张,污染水体,加上汛期侵入型垃圾影响,环境问题突出。从2015年起,广元市共投入资金6亿元,拆除投饲网箱16000余口,新建改造沿湖乡镇污水处理厂(站)38座,垃圾收集中转站40个,退耕还林及封山育林35万亩,改善了白龙湖水质。
整治后的白龙湖已成为集自然景观和丰富历史文化遗迹于一体的新景区。
第一财经记者在这里了解到,对于渔业产业,广元市并没有“一棍子打死”,而是探索大水面“人放天养”模式发展有机渔业,每年在库区投放1000余万尾鳙鱼、鲢鱼等滤食性鱼苗,融入水体生态系统自然生长,既改善水体质量,又提高鱼的品质。“白龙湖亭子湖生态有机鱼”获得“2023年中国水产行业百强品牌”称号,远销北京等地,已累计实现渔业收入5000余万元。
赵廷延告诉记者,依托白龙湖优质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广元市已成功引进娃哈哈、王老吉、劳特巴赫等饮品企业取水建厂,累计实现产值40亿元。
嘉陵江水生态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和面源污染治理是重头。“分散处理的模式低成本、易管护,适合居住比较分散的单户或联户,是我县推行最广的主要治理模式。”苍溪县生态环境局局长杨文生举例说,苍溪县在农村推广了“单户沼气池 农田灌溉”处理模式。该模式建设成本每户约3000元左右,基本无运行管理费用,同时可有效利用沼气和沼液,出水水质达到灌溉标准。此外,“三格化粪池 农田灌溉”的处理模式,建设成本每户约2000元左右,基本无运行管理费用,出水水质达省标三级标准。
杨文生介绍,截至目前,苍溪县累计投资近4.5亿元,建成污水处理厂(站)34座,累计建成农村微动力污水处理站22座,聚居点大型三格化粪池120座。全县行政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占比达到74%、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惠及农户14.5万户48.5万人,群众满意度达到98%以上。苍溪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源化利用模式,被列入全国乡村振兴“四个一批”典型案例。
采访中,广元市农业农村部门有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4%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持持续下降势头。
在地方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如何筹措资金用于生态治理?苍溪县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曾荣介绍,一条途径是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向上争取专项资金,整合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乡村振兴、新村建设等涉农资金。另一条途径是拓展银企互动、社会化投入、公益岗位补贴等多元化融资渠道,实行“厕污共治共管”,形成财政预算安排一点、涉农资金整合一点、集体经济补助一点、受益农户捐助一点的“四个一点”运维费用众筹机制。
苍溪县五龙镇三会村有7个村民小组707户2475人,通过“厕污共治共管”破解了运维无经费、无人员的难题。截至2022年底,该村建成乡村公厕4个,户用卫生厕所改厕率、普及率均达100%。
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了,生态康养、乡村休闲旅游等“生态 ”产业也兴旺起来。三会村红心猕猴桃、中药材、有机蔬菜基地扩展到3000亩,年产值480万元;5家农家乐、38家民宿年接待游客超过12万人次,产值178万元;引进发展集体经济组织8家。2022年,三会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848元。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