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三星生物抢了订单导致业绩不及预期?药明生物CEO这样回应

发布时间:2023-12-08 06:26:41

虽然药明生物(02269.HK)抛出了不超过6亿美元的回购股份方案,但股价依旧未止跌。12月7日,公司股价再度下挫2.44%。

这一切的导火线,源于药明生物在12月4日下调2023年业绩预期,预期收入增长从原来的30%下调至10%。生物技术融资放缓导致公司药物开发新增项目减少、商业化产品上市进度低于预期,是公司给出的解释,但市场对此并不买账,外界猜测称,公司业绩变脸,或跟部分订单分流至三星生物有关。

12月7日下午,在药明生物媒体沟通会上,药明生物CEO陈智胜对第一财经回应称,这次业绩预期下降,跟三星生物的竞争没有关系。

陈智胜表示,公司业务增长的三驾马车,主要是药物发现(R)、药物开发(D)、生产(M)这三大业务板块,而三星生物主要以生产为主,其余两个板块几乎没有业务。公司跟三星生物竞争的话,主要在生产这块。以前公司在生产上没有产能,近几年才刚开始和三星生物直接竞争。目前生产业务占据公司收入一半,在全球市场份额约7%,三星生物在全球的市场份额是20%左右。

“生物药行业在海外从来没有价格战,我们也从来不参与价格战,正常情况下我们每年涨价3%至5%。行业最主要的影响是需求变小了,初创公司变少了。我们服务的客户除了大型制药企业、中型公司外,还有刚成立的初创公司。最近几年刚成立的公司变少了,中型公司也在削减内部项目管线,需求变小的原因是美国的资金成本太高了,再加上生物技术投资有风险,大家投资的意愿下降了。”陈智胜说,生物技术投融资环境主要影响的是药物发现和药物开发业务,对生产业务影响很小,这也是为什么三星生物受到影响较小的原因。

12月4日,药明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业绩预期下降,主要跟药物开发业务收入增速低于预期以及生产收入下降有关。其中,药物开发业务上,生物技术融资放缓导致该板块新增项目减少,比去年减少40个新项目意味着约3亿美元收入的减少。生产收入业务上,由于监管机构批准滞后,3个来自大药企的重磅药延期,影响约1亿美元收入。

过去几年,疫情期间产生的新冠药物以及新冠疫苗市场需求,催生了大量的代工订单,由此支撑了包括药明生物在内的CXO(医药外包)公司业绩高速增长,与此同时,生物医药投资火热,创新药企积极扩大研发管线,也给CXO公司带来了不少研发订单。现如今,新冠药物以及新冠疫苗需求大大减弱,再加上生物医药融资降温,药企收缩研发管线,CXO整体订单出现缩水。

2020年、2021年、2022年,药明生物新增项目数量分别为103个、138个、136个。今年以来,截至11月30日,新增项目数量是91个。目前,药明生物预计今年整体新增项目数是100个,预计将较去年减少36个。

“这次资本市场的反应,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教训,以往我们在行业中是超高速增长,最高的时候增速是行业的四倍,过去十年,我们每年都会设定一个非常激进的业务目标,并且每年都达标了。整个CXO行业下行周期是从2021年第三季度就开始了,前期我们仍处在高增长状态,直到今年才感受到行业寒冬。我们的失误在于,低估了行业的调整程度。”陈智胜说。

目前有市场认为,药明生物订单减少,公司应早有预期,缘何要等到子公司药明合联(02268.HK)完成分拆上市才公告,有为铺路后者上市嫌疑。11月17日,从药明生物分拆出来的药明合联正式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当天股价大涨35.92%。药明合联属于抗体偶联药物(ADC)医药外包公司。截至12月7日,公司股价报29.25港元/股,较20.6港元/股首次发行价上涨了四成多。

对此,陈智胜回应称:“公司一直在努力,不到最后一刻我们不放弃,直到上一周我们才觉得肯定完不成原定目标了,我们在董事会上汇报了下调业绩增长预期,董事会批准后也是第一时间跟外界进行沟通。”

陈智胜表示,公司预计收入在2024年稳健增长,2025年及以后恢复强劲增长。行业复苏还有不确定性,明年下半年预计要降息,从降息传递到生物技术公司又要6个月,有可能要等到明年年底才能看到行业好转趋势。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