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国财政部发布指导意见,将从明年开始限制中国企业和电池零部件获得电动汽车税收抵免。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12月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及相关产品在全球市场广受欢迎。美国政府发布《通胀削减法》电动汽车补贴政策实施细则,歧视性对待中国企业,将中国企业的产品排除在补贴范围之外,是典型的“非市场导向政策和做法”。
另据报道,在欧洲,德国政府就欧盟启动对中国电动车反补贴调查,持保留意见。德国政府称,关税可以保护欧盟的产业,但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何亚东对此称,中方认为,此次反补贴调查不符合中欧双方汽车产业的利益,严重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不利于中欧乃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并将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美方应纠正歧视性补贴错误做法
根据目前的排放规定,到2030年,美国电动汽车应占新车总销量的50%。《通胀削减法》为符合条件的电动汽车提供了最高每辆车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优惠。
然而,该法案对可享受税收抵免的新能源车车型作出了规定,比如汽车电池原材料的特定百分比须来自美国自由贸易协定伙伴,或在北美回收。
何亚东称,美方上述歧视性补贴政策违反世贸组织基本原则,严重扰乱国际贸易投资,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世贸组织成员已在世贸组织货物贸易理事会等场合对上述政策表达严重关切。
何亚东说:“电动汽车是科技先导型产业,充分竞争是技术进步的关键。美方人为设立贸易壁垒,妨碍公平竞争,对电动汽车技术和产业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何亚东表示,美方应尊重市场原则,严格遵守世贸组织规则,纠正歧视性补贴错误做法,营造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中方将持续评估美方措施实施情况,并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希望欧委会摒弃贸易保护主义做法
何亚东介绍,今年10月4日,欧委会在没有欧盟产业申请的情况下自行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欧委会启动调查缺乏充分证据,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不仅中方强烈反对,也被众多欧盟成员国和欧盟产业所质疑,认为保护主义措施只会适得其反。
国际能源署统计显示,2022年欧洲销售的电动汽车中,有16%是从中国进口的。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CCETP)高级顾问杨富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到欧盟,有助于欧盟实现减排目标。
何亚东表示,中欧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我们希望欧委会能够认真听取各方意见,摒弃贸易保护主义做法,支持中欧汽车产业深化贸易投资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发展,为中欧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转型创造良好环境。
杨富强分析道,中国品牌进入欧盟市场时间并不长,尚且难以量化具体影响。“但是,欧盟此举的政治影响比较严重。全球正在努力应对气候变化,每个国家都应该携手同心合作,尤其是在经贸和技术问题上。”他说。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