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的全产业链包含上游的氢制取、中游氢储运以及下游的加氢和氢的多元化应用。眼下,“氢能热”一浪高过一浪,第一财经记者就氢能产业的市场发展情况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
“氢能产业发展已经到较好阶段。”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氢能的生产环节来看,随着风、光成本的下降,电解水技术发展,绿氢生产成本持续下降。”
李灿认为,氢能更大的场景在现代工业领域。
“考虑氢能储存、运输以及终端应用环节,广州地区氢燃料电池汽车是一个非常好的应用场景,而更大的场景是现代工业领域如化学、能源、冶金工业等。”李灿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我国的钢铁行业目前一般使用煤焦炭来炼钢,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如采用氢冶金,且不产生二氧化碳,冶金行业用氢需求将远超过燃料电池用氢需求。
谈及成本,李灿认为,由于前期制氢、用氢体量规模较小,成本相对较高。随着后续产业规模增加,绿氢工业应用成本会持续降低,商业市场竞争潜力巨大。
钢铁是碳排放的“重镇”。华创证券研报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钢铁总产量为9.96亿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53.3%,钢铁产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2.27亿吨,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6%,是碳排放量最多的行业之一。
目前,我国主流的钢铁生产工艺是高炉—转炉长流程,以煤炭为主要能源和还原剂,即铁矿石和焦炭在高炉炼铁,铁水再经转炉炼成钢。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形成较高的碳排放强度。
“所有准备十年后继续生存的钢铁企业,都应该把绿色低碳当回事。钢铁产业转型本质就是绿色转型,而绿色低碳转型的根本问题是代价问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执行会长何文波日前在第十九届中国钢铁产业链市场峰会上公开表示。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到2060年,工业领域和交通领域氢气使用量分别占比60%和31%,电力领域和建筑领域占比分别为5%和4%。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