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中国老龄化程度加剧,心脑血疾病等基础慢病预防、治疗和康复需求进一步提升,中医药的系统性干预有望在优化标准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降低疾病死亡风险。近日,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一项基于循证医学的中医临床成果登上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受到业界关注。
11月17日,以岭药业公告称,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牵头开展的“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作用研究(CTS-AMI)”已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原创研究成果。研究结果显示,通心络可使急性心梗死亡风险降三成。
《JAMA》影响因子120.7分,是由美国医学会主办的综合性临床医学杂志,于1883年创刊,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和《英国医学杂志》并称全球四大医学名刊。
据了解,该项研究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项目的子课题,纳入中国124家医院发病24小时内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3797例,开展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疗效评估符合国际循证医学标准。
结果显示,通心络显著降低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再次心肌梗死、紧急冠脉血运重建和脑卒中)风险36%,降低心源性死亡风险30%;研究一年时通心络持续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36%,降低心源性死亡风险27%,为改善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提供有效治疗药物。
“通心络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从机制走向临床,证实了其改善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确切疗效。”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张伯礼说。
他表示,现在中医药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当前存在的问题是要解决好中医药的质量和临床疗效证据两个关键问题,循证医学是基于证据指导医疗卫生实践和科学决策的国际公认的方法。
张伯礼说,中医药对急性传染病和慢病有确切疗效,但是现在急需更多高质量的循证证据,同时说清楚、讲明白,这些成为推动中医药守正创新发展内生动力。几十年研究业已证实,在血液保护、血管保护和血液组织保护方面,络病理论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络病理论研究的药物在重大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等急性传染病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从疾病进展来看,心血管疾病一般会呈链条式发展。具体而言,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世界公认的高危因素,“三高”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破裂出现急性心梗,随着疾病进一步加重出现心梗后心律失常,最后出现心力衰竭,最终死亡。整个链条因果相连、递进发展,并且心血管事件突发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
据世界卫生组织相关统计,心脑血管疾病仍然为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疾病,远超第二名的肿瘤。美国犹他大学药物服务中心将心脑血管药物列为五大短缺药物(抗生素、心脑血管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用药、液体电解质和激素类药物)之一。
另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教授韩雅玲介绍,心肌梗死在全球范围内的致死和致残率非常高。其中,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目前可以借助再灌注手段,溶栓或者介入治疗,但是该疾病仍然面临着非常高的致死率、致残率,尤其是患者发生无复流损伤情况下,病人的损伤更大,因此,临床上亟需一种新的药物或者治疗策略,来改善这部分患者的预后。
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现状亦依然严峻。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血管病断层第一,全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已达3.3亿人。
根据近日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到2030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水平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到190.7/10万以下。
该实施方案也提出要加强疾病相关的临床研究和成果推广,持续提升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整体科技水平。其中,国家中医药局为该项工作的牵头部门之一。
市场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公立医疗端心脑血管疾病口服中成药市场集中度在稳步提升,其中心血管口服制剂TOP10产品市场份额由2015年的50.24%提升至2022年的53.12%。
以岭药业(002603.SZ) 在心脑血管病领域研发了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三个创新专利中药,治疗范围涵盖了心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适应证。
据平安证券最新研报,以岭药业的前述三个创新专利中药的市场份额由2015年的13.64%提升至2022年的16.30%。2023上半年,随着医院诊疗恢复,心脑血管用药市场恢复,三个产品合计实现销售收入25.11亿元,同比增长10.44%。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