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心衰治疗缺少一种无创、精准、快捷的容量评估手段,我们为此苦苦寻求了好多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在第十七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期间称,心衰是各类心脏疾病发展的最后“战场”,除了上游原发性疾病的治愈外,心衰的早发现、早干预可避免该疾病发展到终末期。
权威数据显示,我国心衰患病率在过去15年间提高了44%。近日一篇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循环杂志》子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我国心衰的总体发病率是1.18%,25岁以上的人群中心衰患者人数已经达到1210万左右。
如何早发现、早干预,以及进行相关心衰管理?
北京医院心脏中心主任、中国心力衰竭联盟主席杨杰孚告诉第一财经,首先需要加大心衰的早期筛查,而这一工作的重点应在基层医院,“但基层医院究竟应该使用怎样的工具去进行早期筛查是关键,包括超声等在内的方式也有在业内探讨,这需要经过培训,基层医生的操作有难度,此外,早筛工具还需要有足够的准确性,来应对不同病人的心衰变化。”
其次是在指导治疗方面,包括一些利尿剂等药物的使用及定量分析,或对医生在容量管理、药物控制上有指导意义。再次是判断预后,机体含水量越高预后越差,基层医院的早期精准、科学诊断都能帮助病人之后的治疗,以及后续药物剂量增减等的调整。
记者获悉,会议期间发布了一款全球首创的心衰管理设备“ReDS Pro无创肺水测量仪”,该设备源头技术是一项来自以色列的军用透视雷达技术,通过向肺部发送小功率电磁信号,测量肺部组织介电特性,最终以肺水的绝对含量来显示,具有无创、快捷、准确的特点。
杨杰孚解释,基层医生首选的早筛工具或设备应该满足轻型化(可随身携带)、可重复、操作简单、无创等特点,目前,诊断心衰在临床上有关键的生物标志物作为“金标准”,一些创新早筛工具或设备在上市后仍需一系列真实世界数据去进一步验证其精准度。
对于一些条件匮乏的乡镇卫生院如何评估心衰,杨杰孚告诉记者,最简单的做法是可以每日进行体重称量,如果体重降低了,腿部皮肤变得粗糙(干糙)了,则需要病人引起注意,“心衰的早期诊断,如果通过超声和胸片来进行,当能够看见淤血的时候,病情则已经很重了,如能在症状之前就检出,还是能极大降低病人再住院的风险。”
葛均波也认为,无论是在监护或是急诊场景,评估心衰的工具如果能可穿戴、轻型化,抑或是卖得更便宜些,就可以让病人放在家中,随时通过检测来反映病人肺部充血情况,这会为病人的心衰管理开启一个新时代。
“除了早发现、早干预,绝大部分心衰病人并非一定要去大医院治疗,而是需要得到长期、有效的管理。”杨杰孚补充,这不能绝对性地依赖专科医生去完成,而是需要基层的全科医生去进行,“包括针对一些植入了器械的病人,还需要技术人员定期进行器械的参数调整,以及护理人员的日常维护,这在未来也是很大的挑战。”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