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在2023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中国保险资管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指出,自2022年末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以来,取得积极进展,积累有益经验,但也出现了运行机制不平衡、共赢发展受阻、产品供应不均衡、试点优势特征不明显等痛点难点问题。
共赢发展受阻
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正式推出以个人账户为基础的税优型养老金制度,2022年11月,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36个城市试点实行。
有关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3月,有3038万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其中900多万人完成了资金储存,储存总额182亿元,人均储存水平2022元,购买产品总额110多亿元。648款个人养老金产品以银行类定期存款为主(约占72%)。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中国养老财富储备调查报告(2023)》数据显示,有24%的受访者对参与个人养老金的态度是“再观望一下,看看其他人是否参与”,存在一定的从众心理。
曹德云指出,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实施的效果呈“两低三不”漏斗状,即建立账户人数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比例低、已缴费人数占建立账户人数比例低;产品供应不均衡、选购渠道不畅、民众参保愿意不强。
从运行机制看,个人养老金的绝大多数参加人在银行开户,但各个开户行仅提供其代理的产品,参加人并不可以自主选择及购买到发行的所有符合规定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参加人也不可以在不同商业银行之间变更其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
从产品销售端看,绝大多数个人养老金产品在不同商业银行平台上架,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在产品上架过程中面临银行渠道费高、流程周期长等痛点。
“当前运行机制不利于个人养老金业务整体、长期、共赢发展。”曹德云强调。
此外,除部分人群可享受税收优惠外,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中产品、金融服务等优势特征不明显,养老金融产品几乎无差异。
维护销售适当性
从长远来看,我国个人养老金具有广阔的前景,绝大部分人群符合制度覆盖条件,但实际参加人数远不及预期,这一现象需要深度剖析原因。
曹德云认为,需要综合考虑个人养老金定位,不断从制度运行机制、参加人的参与便捷性、市场机构参与可持续性、产品与服务差异性等方面增加吸引力,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
他建议,一是积极探索推进养老保险体系三大支柱统筹。“三支柱”应在资金、账户、服务等方面实现融合。而要实现融合,需要国家在政策、信息方面给予顶层设计统筹。实现“三支柱”统筹,既可进一步增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吸引力,又可带动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参与率,是推进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是维护销售适当性,敦促金融机构落实《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真正做到“公平对待符合规定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发行机构和销售机构”“参加人可以在不同商业银行之间变更其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增加参加人的便捷性,让产品的质量、服务、信誉成为个人养老金制度竞争的中心。
三是加大养老金融产品的服务创新。曹德云建议,进一步出台政策鼓励金融机构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相关金融机构应做好产品细化和客户分层工作,加强合作、不断优化完善养老金融的产品体系,深耕客户养老投资需求,研发提供有吸引力的可为参加人带来长期稳健回报的养老金融产品,丰富民众的养老投资选择,共同提升民众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是打造有养老特色的投资管理模式。曹德云提出,在制度层面,计提资本因子、计算权益投资监管比例方面给予一定优惠,同时可考虑适当给予养老金投资养老医疗健康产业政策上的支持,进一步加快养老生态圈建设,给予民众养老服务更多消费场景。
曹德云还认为,应重视企业在个人养老金中的作用,通过企业降低个人参与养老金计划的门槛;发挥协会平台作用推动个人养老金市场建设,建议金融监管部门授权协会打造养老金融投资者教育基地。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