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供需均不足的体育保险如何站上更大的舞台?

发布时间:2023-05-06 02:26:46

随着我国全民运动需求逐渐旺盛,体育产业迅速发展。而在各项赛事和大众体育运动背后,闪现出了越来越多体育保险的身影。

第一财经了解到,已进入筹备最后冲刺阶段的杭州亚运会,背后就有中国太保提供的总保额超180亿元的财产保险保障。

不过,多名保险业内人士表示,尽管近年来我国体育保险已有长足的发展,但总体而言还处于起步和探索的发展阶段,供需两方均仍显不足。

保险如何为体育赛事保驾护航

据了解,体育保险是保险中针对体育场景的一类保险总称,最初主要保障运动员的意外伤害,后来逐渐扩展到普通运动参与者的意外伤害、赛事组织者的公众责任、体育设施的财产损失和责任等。

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撰文表示,体育运动相对来说是一种高风险活动,意外伤害的风险较普通高,一般的意外险通常会对一些较为激烈的运动进行责任免除,所以专门的体育保险需要保险公司根据不同体育项目进行产品开发,根据以往损失情况制定合理价格和理赔服务项目。

随着体育赛事的逐渐频繁和丰富,对于赛事的风险保障也成为了重中之重。在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新《体育法》中,体育保险更是被首次写入。其中明确,鼓励建立健全运动员伤残保险、体育意外伤害保险和场所责任保险制度。与此同时,《体育法》明确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组织者应当和参与者协商投保体育意外伤害保险。

事实上,体育保险在我国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周延礼介绍称,从市场上来看,目前体育保险既有单一保险又有一揽子解决方案。一是面向运动员、观众、志愿者及所有参与人员的人身意外保险;二是面向体育组织者的重要赛事组织责任险与取消责任险;三是面向体育设施与产品提供方的责任险、财产保险;四是面向专业运动员的专属健康产品、职业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等。

例如,杭州亚运会的保险保障方案就是涵盖产险、寿险,再配合风险管理服务的一揽子方案。据中国太保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为杭州亚运会提供的180亿元总保额的保险方案中,就涵盖财产、财务、货物运输、网络安全、责任等6大类保险,并为亚奥理事会大家庭成员、运动员、技术官员、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共10余万人提供人身保险。于此同时,在近期开展的亚运会测试赛期间,也有理赔服务专员开展保险保障工作。而在北京冬奥会、F1大赛以及足球、篮球等各项体育联赛中,中国人保、中国太平、中国平安等大型险企均作为官方合作方提供了综合的保险保障方案。

除了赛事保险之外,大众体育运动保险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第一财经在蚂蚁集团旗下保险代理平台蚂蚁保上搜索“体育保险”,结果显示,中国人寿、太保产险、众安保险等多家险企均有运动相关保险,保障内容主要涵盖意外医疗、残疾、身故等风险,部分产品涵盖猝死风险及骨折保险金,通常为短期保险,保费低至几元。而在冬奥会前后,亦有多家险企推出了冰雪运动意外险等专属险种。当然,相对专属体育保险,市场上更多的是涵盖运动意外在内的综合意外险。

根据银保监会信息披露,截至2022年6月,财险公司共推出 475款体育保险产品(其中10款为主险产品),其中涉及高风险运动的产品94款(仅1款为主险产品),寿险公司共推出25款体育保险产品(其中23款为主险产品)。

体育保险供需两不足,亟待发展

尽管体育保险在我国已有一定发展,但多名业内人士均表示,整体而言,我国体育保险的发展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面临着供需两不足的现状。

在供给端,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体育保险的保障范围和发展深度有限。

“相比我国蓬勃发展的体育事业而言,体育保险还较为滞后且缺乏商业性运作。虽然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开始涉足体育领域,但主要停留在初级保障和品牌营销层面,通过赞助赛事提高品牌知名度,尚未建立全面覆盖赛事前中后期的全产业保险,缺少专属赛事产品和职业运动员专属保障,‘体育保险 健康服务’模式还未有成熟体系。”周延礼表示。

北美精算师、燕道数科创始人兼CEO娄道永则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尽管目前市场上体育保险有数百款,但主要集中在运动意外伤害、突发疾病等方面,对于运动员的职业伤害、心理健康等问题缺乏充分的保障,且较少有对应不同运动特殊风险的细分产品;对于高风险运动,多数产品也不在保障范围内,需要量身定制适合的产品。

从精算角度看,娄道永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体育保险的费率厘定和条款制定比一般保险更为复杂,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运动项目风险、运动员年龄、健康状况等,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另一方面,体育保险需要具备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和风险管理技术,但是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在这方面的专业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同时,体育保险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指导意见,保险公司在开展体育保险业务时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依据。

而在需求侧,众安金融科技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供需双方(运动组织者和运动参与者)的安全责任和风险保障意识总体较为薄弱,主动投保积极性不高。

不过,随着体育产业的壮大,体育保险所拥有的广阔发展前景是业内人士的普遍共识。

国家体育总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31175亿元。而根据《“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预计达到5万亿元,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2.8万亿元。

综合业内人士观点,一方面,目前我国体育保险的发展与体育产业的规模不相匹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随着体育强国建设战略任务的部署落实,体育参与度的快速提升以及人们保险意识的加强,我国体育保险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激发,未来体育保险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体育保险该如何抓住这样的市场机遇?

娄道永建议,顶层设计方面,在体育保险写入《体育法》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加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提供更明确的标准依据。

从供给侧上来看,周延礼称,保险公司需要努力开发保障全面、针对性强、具有特色的体育保险产品,更加关注体育保险的场景特性,加快体育保险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融合,不断提高体育保险产品的适用性、定价的科学性、承保理赔的专业性、客户服务的便捷性。同时,探索打通体育保险与健康领域的数据共享,持续系统收集、分析和解读体育运动相关的健康数据,将其应用到体育风险管理和体育保险经营中。在专业人才方面,则需要培养体育风险管理和保险经营的专业人才,不断壮大体育保险专业人才队伍。

而从需求端上看,娄道永建议,各界要共同推进,提高公众对于体育保险的风险认知和需求,加强市场推广,促进区域发展平衡。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