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上海天文博物馆恢复开放,百年“远东第一镜”重启观测

发布时间:2023-04-29 19:26:50

阔别两年,修缮后的佘山天文台于4月27日起重新对外开放,镇馆之宝百年望远镜“复明”观测。

始建于1899年的佘山天文台是我国最早的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天文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第一座拥有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的天文台,也是我国天文研究中心之一。两年多前,123岁的佘山天文台(即上海天文博物馆)开始了最大规模修缮。

“本次改造包括建筑修缮、望远镜和圆顶修缮、展陈升级和藏书室改造四大部分,其中建筑修缮面积约3800平方米。”上海天文台党委书记侯金良介绍。

沿着博物馆内的楼梯拾级而上,可以看到“百岁”高龄的帕兰子午仪、穹顶的天图计划、原佘山天文台台长蔡尚志用铅笔手绘的木星图等,顶层圆顶下静卧120余年的“远东第一镜”——40厘米双筒折射式望远镜也重新恢复观测功能。

虽然百年老镜过往留下了包括1901年月球、1905年太阳黑子等7000多张天文底片,但这台产自法国的望远镜由于年事已高也在上世纪90年代停止了科学观测。这次长达两年的修缮,不仅将“百岁老人”的镜体拆装清洁,工作人员还修缮了30多个系统、200多组零部件、500余个单件。

由于修复过程没有图纸,这些百年前的精巧构件让负责望远镜与圆顶修缮的上海天文台光学天文技术研究室副主任周丹感觉就像“穿越了一样”。

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虽然他们知道这台百年望远镜的工艺和建造原理,比如它是一个赤道式结构的折射式望远镜,但是因为它的细节设计理念依托18世纪工业时代的技术,所以整个修复过程让她感觉就像穿越回了那个年代一样。

周丹说,修复望远镜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修旧如旧”,如何原汁原味地把它呈现给观众,并能重新实现观测。

“我们在修复的基础上也进行了一部分的提升,对观测终端进行了升级改造。比如可以匹配科学相机、单反相机,加上望远镜目视的恢复,观众能够更好地沉浸式体验天文观测的流程,能感受做科研的过程。”

在周丹看来,人文、艺术和科学是相辅相成的,这次修缮完成后,可以让观众能够从人文与艺术的角度去体验科学,反过来也能从科学角度去理解人文和艺术的关系。“我觉得这是修缮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一种对科学的传承以及科学家追求真理精神的传承。”

27日16时左右,修复后的圆顶重新启幕,“复明”后的“远东第一镜”再次指向天空观测,就像百年之前一样。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