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贸促会:助力企业稳订单拓市场,正在审核第二批400多个出国办经贸展项目

发布时间:2023-04-26 19:26:56

举办各类线下展会是努力创造贸易机会的重要渠道。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优化重点展会供采对接。推动国内线下展会全面恢复。各地方和贸促机构、商协会进一步加大对外贸企业参加各类境外展会的支持力度。

在中国贸促会26日举行的4月例行发布会上,贸促会新闻发言人王琳洁表示,海外参展给外贸企业带来较大收获。作为出国(境)经贸展览管理和服务部门,贸促会将做好相关工作,助力企业稳订单拓市场。

据王琳洁透露,在完成2023年首批出国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项目申请审批519项的基础上,贸促会正在会同商务部审核第二批400多个项目。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出展热门

根据贸促会近日发布的《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22》预测,2023年展览业将呈现五大行业发展趋势,一是线下展览全面复苏、二是展览题材更加丰富、三是展览方式创新多元、四是出国办展迎来新机遇、五是开放合作进一步加深。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在23日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称,要办好广交会,还有其他一系列展会。“此时此刻,广交会正在进行,像广交会这样的展会,贸易企业作为供应方,和国外采购商作为需求方进行对接是非常重要的。”他说,重要展会的举办,表明了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也表明了中国愿意与世界上其他经济体共享发展的真诚愿望。

在出国办展方面,2023年一季度,根据中国贸促会对44个大行业、646个小行业的10028家中国企业海外参展抽样调查显示,企业普遍反映海外参展有较大收获。

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出展热门,前往阿联酋、印尼、马来西亚、俄罗斯、泰国等五国参展企业占比达27.56%。建材、五金、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及配件等行业表现突出,这五个行业的参展企业占比达40.02%。

王琳洁称,今年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将举办28个出国展览项目,既面向美国、欧盟等成熟市场,也涵盖东盟、拉美和西非等新兴市场;既有线上展,也有线下展;既涉及农业科技等传统产业,也拓展新能源、智慧交通等新兴产业。中国贸促会所属中展集团已于今年一季度组织服务了285家企业,赴德国、意大利、法国、俄罗斯、美国、阿联酋、韩国等7个国家参加境外展览会21场。

此外,贸促会正着力打造自主品牌展会。

王琳洁表示,贸促会正全力筹办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着力打造上中下游融通、大中小企业链接、产学研用协同的高端平台。同时,该机构也协同各地利用自身优势特色,办好“一省一品”品牌经贸活动,比如与商务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筹办第20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筹办首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产业博览会(简称“中国航博会”),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打造以民用航空航天为主的展示平台和贸易平台。

助力企业享受RCEP红利

《意见》还表示,应更好发挥自由贸易协定效能。高质量实施已生效的自由贸易协定,如深入开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专题培训,鼓励和指导地方组织面向RCEP等自由贸易伙伴的贸易促进活动。

近日,菲律宾向东盟秘书长正式交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核准书,协定将于6月2日对菲律宾生效,这标志着RCEP将对15个成员国全面生效。

根据贸促会数据,自RCEP实施生效以来,从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全国贸促系统签发RCEP项下原产地证书20.17万份,涉及出口金额84.1亿美元,预计为我国产品在RCEP进口成员国减免关税约1.26亿美元。

“随着RCEP即将对15个成员国全面生效,RCEP原产地证书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欢迎,也为我外贸企业出海稳订单拓市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2023年1-3月,全国贸促系统RCEP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共计16.39亿美元,同比增长46.76%;签证份数共计4.57万份,同比增长105.54%。”王琳洁称。

王琳洁称,在政策对接方面,全国贸促系统共举办RCEP各类论坛和培训200多场,惠及企业数十万人次。近期,中国贸促会在消博会上举办“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暨RCEP等自贸协定推广论坛”。6月中旬,该机构将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在青岛共同主办以“携手前行共促繁荣”为主题的2023年RCEP经贸合作高层论坛,就RCEP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RCEP协定与国际航运贸易便利化、RCEP背景下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完善等议题进行交流研讨。

另外,贸促会将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公共服务产品。贸促会已发布了《RCEP与海南自贸港政策对接研究报告》,以及包括RCEP在内的16本《自由贸易协定商务应用指南》,提炼并分享企业应用RCEP相关政策享惠策略和案例。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