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驾长车走新路,一个难而正确的选择

发布时间:2023-03-24 16:27:00

2022年,在地产行业面临严峻内外挑战、诸多房企业绩巨亏的情况下,龙湖交出了一份稳健高质的年终业绩,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505.7亿元,同比增长12.2%;全年核心权益后净利润225亿元,稳中有增;毛利额为530.4亿元,毛利率为21.2%;年度每股基本盈利4.084元。

这份业绩达成,在业内难能可贵,于龙湖同样来之不易。龙湖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陈序平称,这一两年,管理层选择了一条更加辛苦的路:在控负债总额的情况下实现利润稳中有增,同时优化资产质量。“比如要增肌,但体重不能增加,这意味着管理层要更加自律,更加提高经营水平。”

龙湖选择了一条难而正确的路,除了稳住地产主业,它看向的是更长更远的地方。过去两年,龙湖对航道进行了重构,在“1 2 2”整体生态格局下,去年其由运营及服务业务组成的经营性收入实现236亿,同比增长25%,经营性利润占比达27%,前期投入开始兑现可观的利润。

过往地产周期,在其他地产商高歌猛进、用杠杆撬动规模的时候,龙湖守住经营及财务纪律,给市场呈现真实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并借此实现周期穿越;未来,龙湖仍将保持主动性、坚守长期主义,稳行于地产主业及多元航道打造的长坡,在后疫情时代为星火家庭打造美好生活

地产变局下主动增肌

2022年,地产业经历的波折无须多言,房企宛如行驶于深海汪洋,随时都有被巨浪打翻的可能。楼市低温,百强房企累计销售规模同比降低41.6%,有近9成百强房企累计业绩同比下滑。

曾经的规模神话、增长故事都不复存在了,安全与生存成为不二的准则。

陈序平在谈及行业变化时称,过去行业高歌猛进的时候,几乎所有开发商都是资产和负债同步增长,以此驱动利润和收入增长,这个逻辑在2021年下半年以来,已经变得非常凶险。“负债是无差别的,但资产有非常大的差别,所以我们在经营上更重视资产质量,同时控制负债率、控有息负债总额。”

过去很多房企都谈高质量发展,但能做到的选手寥寥。所谓高质,即摆脱对金融杠杆及规模的依赖,提升企业的内生动力及抗压性,靠运营效率及业务提质驱动发展。

龙湖做到了,去年该公司全年100%如期交付11万套以上品质住宅,客户满意度达90%;实现营业收入2505.7亿元,同比增长12.2%;核心权益后净利润225亿,不仅守住安全底线,盈利情况也尤为可观。

对地产主业的深耕,是龙湖稳定前行的首要基石。

2022年,龙湖实现合同销售额2015.9亿元,销售总建筑面积1304.7万平方米,销售单价15451元╱平方米,长三角、环渤海、西部、华南及华中片区合同销售额分别为775.8亿元、414.0亿元、393.9亿元、251.3亿元及180.9亿元,分别占集团合同销售额的38.5%、20.5%、19.5%、12.5%及9.0%。

截至2022年末,龙湖已售出但未结算的合同销售额为2270亿元,面积约为1480万平方米,为该集团未来核心溢利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龙湖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赵轶表示,现在行业发展已经脱离过去高歌猛进式的“高毛利、高地价、高杠杆”阶段,进入持续稳定发展阶段,能够赚取合理的利润、同时周转更安全、售价更合理,这种行业状态是我们所喜欢的,也适合龙湖这样的长期主义企业可持续发展。

去年,很多房企对资产计提了大额减值,从而导致盈利数据惨淡。赵轶表示,龙湖整体不存在计提减值,因为整体的土地成本相对可控,处理空间比较大。从毛利率角度讲,整个行业在回归,龙湖也在回归,这两年整体会在20%左右,随着新拿土地逐步进入结算轨道,未来会回到25%左右。

进入2023年,楼市开始出现新特征,部分城市销售回温,给了许多房企逆势重启的希望。对龙湖而言,对地产行业的坚守与看好不变,对市场的冷静审视与顺势调整也不会变。

龙湖集团执行董事兼高级副总裁张旭忠表示,刚刚结束的两会对行业的定调是稳增长、控风险、促需求,中央对支持行业健康发展的态度是非常明确和坚决的,也会更大力度支持优质的头部企业,支持合理的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加强住房保障体系。

具体到城市,北京、成都、苏州、南京、西安等城市2月的到访量、成交量都在逐步提升,2月龙湖实现全口径销售额174亿元,同比增长86%,环比增长61%;1~2月累计销售额282亿元,同比增长41%。

不过,城市分化依然存在,并非所有城市都在同步回暖,一线城市和高能级二线城市比较稳定,能级比较弱的城市继续在承压。“我们判断居民和消费的信心,还需要一段时间去恢复。”张旭忠称。

在楼市缓行复苏之际,龙湖今年将采用相对弹性的供货策略,根据市场变化来不断回顾调整,以便更加精准地把控市场,重点聚焦在20个主力城市和14个机会城市,处理好“供、销、存”的关系。同时,根据城市的不同情况“一城一策”,平衡好量价关系,最终实现有质量的增长。

出清期保持财务自律

在这轮地产出清潮中,很多房企都倒在了财务危机上,紧绷的资金链,让企业陷入被动境地。

2022年以来,为满足房企合理融资需求,监管数次出台支持性政策,比如金融机构要区分项目风险与企业集团风险,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不搞“一刀切”;碧桂园、龙湖、美的置业等被监管机构选为示范房企,发行人民币债券,同时创设机构还引入信用保护工具......

一系列动作,对缓解房企外部融资难起到一定作用,不过需要看到的是,目前能拿到融资的仍是比较优质的企业,信用已然崩塌的出险房企,距离融资修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赵轶也表示,现在国内外的直接融资债券市场还在恢复之中,对民营企业的利率还是偏高。

因债务风险频发,去年国际评级机构频繁下调房企主体评级,地产商信用亮起红灯。据中国房地产协会统计,2021年下半年以来,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下调房企评级超过250次。同时,2022年下半年以来,50强房企中已有超半数房企被国际评级机构撤销评级。

不过,在汹涌的下调潮中,2月9日标普确认龙湖集团的投资级评级,展望上调为“稳定”。这是2022年下半年以来,三大国际评级机构首次上调中国房企展望。龙湖在地产出清期仍坚守财务自律,是评级机构选择上调的重要原因。

2022年,龙湖在境内成功发行人民币50亿元公司债券,人民币35亿元中期票据,票息介乎3.00%至4.10%之间。期末龙湖净负债率为58.1%,在手现金为726.2亿元;综合借贷总额为2080.1亿元,平均借贷成本为年利率4.10%,平均贷款年限为6.67年,非抵押债务占总债务比例为69.8%。

负债结构亦保持合理,期末龙湖的平均账期为6.67年,一年内到期债务为206.6亿元,占总债务比例为9.9%;现金短债比3.52,连续七年满足“三道红线”要求,一系列指标均维持行业内的较高水准。

当下,海外债市场依然低温,龙湖则力控短债比及外债占比,去年底已对2023年境外债务全部提前偿还,外币债务掉期比例至98%,基本完全规避汇率风险,防止冲击现金流及利润。2022年12月9日,龙湖宣布,已全部赎回于2023年到期的3亿美元优先票据,至此2023年内龙湖已无到期境外债。

谈及未来的融资计划,赵轶表示,从“三支箭”到金融16条,包括一些国有商业银行跟集团达成战略合作,龙湖积累了大量金融资源。2023年债务会保持平稳,保持2080亿总数不变,但结构会进一步优化,加大国内银行融资,加大经营性开发贷,适度减少境外融资,继续保持行业较优的短债比和现金覆盖倍数,让龙湖的现金流盘面和债务结构能应对行业周期。

退一步讲,即便国内融资市场缓慢恢复,龙湖也在资金计划上做了多重准备,其他融资渠道都能够顶上。“过去几年龙湖穿越周期的利器就是债务结构,未来会继续保持债务结构的优秀,保持融资主动性,保持融资成本的绝对竞争力。”赵轶称。

3月21日,标普进一步对龙湖发布报告称,龙湖具备充足的流动性缓冲来度过中国房地产市场低迷期。并认为该公司的资本结构管理良好,经营模式平衡,执行能力稳健,都将为其提供额外支持。

标普表示,截至2022年末,龙湖的非受限现金为540亿元,是其210亿元人民币短期债务的逾2.5倍,尽管2022年楼市下行期,龙湖约100%的强劲销售回款率,加上其租金和物业服务收入强健增长25%,将为该公司的现金余额提供支持。

标普预计,龙湖房地产开发业务的利润率将在未来12~24个月内企稳,该公司在一二线城市渗透率上升,且执行能力强健,有助缓解楼市低迷带来的相关风险。此外,龙湖的EBITDA将保持基本稳定,预计该公司将持续削减债务,2023年的经调整债务料将下降5%~10%。

踏上经营性业务长路

在日前召开的业绩会上,除了地产开发主业,陈序平将很多心力都放在了龙湖经营性业务上。

“去年,在整个行业深度调整中,我们对自身业务和航道进行了梳理和重构,形成了一个开发航道(地产开发),两个运营航道(商业投资、长租公寓),还有两个服务航道(物业管理、智慧营造),这样一个‘1 2 2’格局。”他称。

过去一年,龙湖的经营性收入实现236亿元(不含税),同比增长25%,5年复合增长35%,经营性利润占比达到27%。其中,运营业务主要由商业投资、长租公寓等业务组成,全年实现租金收入118.8亿元,较上年增长14.1%;由物业管理、智慧营造等业务组成的服务收入达116.7亿元。

在运营性业务上,去年龙湖全年新增运营12座重资产天街及3座轻资产项目,年底在运营76座商场,整体出租率为93.9%,轻重并举、持续深化商业在重点城市的布局。冠寓期末已开业11.6万间,规模行业领先,其中开业超过6个月的项目出租率为91.1%。

“今年疫情放开后,1~2月份同店同比客流已经实现比较可喜的提升,所以在疫情恢复之后,我们首先会逐步把出租率抓上来,争取在半年的时候重新回到正常水平,提升的出租率也会贡献收入的增量。”陈序平称。

另外两个服务航道同样稳定生长。拥有超20年服务经验的龙湖智创生活,全面覆盖广阔城市管理中的复合业态,提供高质量的多元服务,期末在管面积达3.2亿方,客户满意度连续14年保持90%以上,并在小米产业园、李宁产业园、网易游戏等商写空间,以及亮马河、都府堤等城市服务领域不断加码。

洞察到行业发展趋势,2022年8月,龙湖还正式对外发布了全新智慧营造品牌——龙湖龙智造,通过集合前期策划、开发管理、方案设计、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等多模块业务,提供全业态、全周期、数字化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现已成为服务业态的新增长极。

在“空间即服务”战略下,龙湖目前几大航道已形成合力,“一个龙湖”的协同效应逐渐显现,共同为龙湖利润增长提供发力点,为其穿越地产周期平滑曲线。

陈序平表示,龙湖两个运营航道依靠租金收入,实现了比较高的毛利率,平均毛利率接近75%,但是资产是重投入的,所以这两个业务会根据租金贡献的现金流去实现自平衡,并注重存量项目的提升。C4、C5两个轻资产服务航道,增长空间同样可观,有望每年保持40%~50%的增长。

“未来,这两个业务能给集团穿越周期带来稳定的现金流保障,也会逐步提高利润占比。2022年这两块业务利润占比是27%,预计未来五年以内利润占比有希望达到50%以上,这应该会是行业头部企业中为数不多的——非地产开发利润占比50%以上,可以令龙湖整个利润盘面更加健康。”他称。

关于备受关注的龙湖智创生活上市问题,赵轶表示,目前整个市场情绪有一些复苏,集团保持关注、保持主动性、顺势而为。总体而言,龙湖坚持长期主义,不会为了短期谋求上市资格而忽略发展的主动性。后期,龙湖智创生活将继续苦练内功,提升行活与收入,顺势而为,静待花开。

在地产后半场,能兼顾地产主业与其他生态的房企,已是少数幸运儿。龙湖在曾经的纷扰中选择了正确的航道,通过多年深耕经营,如今终于成为一家不仅仅依赖房开的综合性集团。寻找到“第二增长曲线”甚至“第三增长曲线”后,龙湖踏上了一条更长、更新的路,有望成为房企成功转身的样本。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