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新冠感染者数量的激增,带来了对感冒咳嗽等药物的旺盛需求,令相关药企收入“水涨船高”。
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日,A股中至少有10家感冒咳嗽类企业预告去年全年业绩扭亏或者有所增长。
这10家企业分别是嘉应制药(002198.SZ)、太极集团(600129.SH)、方盛制药(603998.SH)、九典制药(300705.SZ)、华润三九(000999.SZ)、以岭药业(002603.SZ)、贵州三力(603439.SH)、金石亚药(300434.SZ)、特一药业(002728.SZ)、贵州百灵(002424.SZ)。
从预告净利润增长上限来看,预计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最高增幅将翻倍的,主要是嘉应制药、方盛制药以及金石亚药这3家公司,最高增幅将分别达到34.20倍、3.57倍、2.97倍,净利润最高可以达到5200万元、3.2亿元、2.64亿元。
与此同时,预计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最高增幅可以超过六成的,有以岭药业以及贵州百灵这两家企业,最高增幅将达到80%、61.2%,净利润最高分别可以达到24.19亿元、2亿元。
另外,特一药业、九典制药、贵州三力、华润三九这4家公司预计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最高增幅可以超过两成。太极集团净利润则将扭亏为盈,公司预计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亿元至3.7亿元。
这些公司业绩的大增,不少得益于感冒咳嗽药等的大卖。去年12月,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感染者数量增加,加上正值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对相关药品需求大增,药物也一度供不应求,不少企业相继扩产,由此带来了收入的增加。
如金石亚药表示,报告期内,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措施逐步优化,新冠疫情防控“新十条”措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等政策相继出台,国内市场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相关药品的需求大幅提升。公司重点主营产品“快克”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小快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快克系列产品市场需求大量增加,为公司带来较好的经营业绩。进入12月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常态化管控,公司通过调控生产机制、优化生产流程、内部协调人员全力持续扩大产量,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产能的大幅提升,有力的保障市场供应。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百灵、特一药业、贵州三力这3家企业去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还处于下滑状态,曾分别同比下降16.97%、4.96%、7.4%,但到了第四季度,业绩成功打了翻身仗,扭转了下滑局面。
其中,贵州百灵表示,随着2022年12月新冠病毒疫情常态化管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疫情防控相关药品市场需求大量增加。报告期公司通过强化生产要素保障机制、持续扩大产量等方式助力抗击新冠病毒疫情,加大了疫情防控相关药品的生产和市场供应,公司咳速停糖浆、消咳颗粒、风寒感冒颗粒、金感胶囊、维C银翘片、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双羊喉痹通颗粒、复方一枝黄花喷雾剂等咳嗽类、感冒类、退热类、咽喉类相关药品销量同期对比增长幅度较大,在收入增长的同时,为公司带来了较好的经营业绩。
回顾2020年至2022年这三年,新冠疫情出现后,由于疫情防控力度大,同时大众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佩戴口罩等,减少了呼吸道疾病发生。另外,全国范围内一度对药店销售“退热、止咳、抗菌、抗病毒”四类药品采取暂停销售或实施实名登记销售的措施,这一定程度也影响了感冒咳嗽药等销售。这三年里,一些感冒咳嗽药公司业绩曾出现缩水。
从目前来看,部分公司业绩回来了。以上述这10家公司为例,除了贵州百灵外,剩余的9家公司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有望超越2019年。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