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南省2025年“民法典宣传月”工作方案来了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司法厅
云南省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
关于印发《2025年“民法典宣传月”工作方案》的通知
省委和省级国家机关各部委办厅局,中央驻滇各单位、各人民团体、各大专院校、省属各企事业单位,各州(市)委宣传部、司法局、普法办:
现将《2025年“民法典宣传月”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执行。各地各部门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情况,请及时报省普法办。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云南省司法厅
云南省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
2025年4月14日
云南省2025年“民法典宣传月”工作方案
2025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根据《云南省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云南省“八五”普法规划,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法治云南建设,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民法典宣传为核心,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现制定方案如下。
总体要求及主题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典亮云岭·法润民心”为主题,聚焦民法典实施五周年,助力法治云南、平安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为实现我省“3815”战略,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活动时间
2025年5月(民法典宣传月)
重点内容和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广泛开展“民法典进企业”活动,全面提高企业诚信守法经营意识和能力。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把民法典学习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学法重点,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述法重要内容。
(二)聚焦民法典核心要义,关注民生热点,围绕物权、合同、婚姻家庭、侵权责任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法律条文与典型案例相结合,传统讲座与新媒体传播相结合,理论阐释与生活场景相结合,通过社区法律诊所、模拟法庭、法治文化墙等载体,引导群众理解民法典“从摇篮到坟墓”的全周期保护理念,切实提升公民权利意识与法治素养,切实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三)聚焦服务高质量发展,以民法典中绿色原则、数据权益等新规为切入点,紧扣云南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等战略措施,开展主题化宣传。突出绿色原则赋能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法治保障体系、数字经济法规护航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通过“法律条文 云南实践 民生场景”三维解读,将民法典宣传与云南“三大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既突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法治观,又强化数字经济时代公民数据权益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四)聚焦民族团结与边疆治理,以民法典宣传为纽带,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特点,重点阐释集体财产管理、遗产继承规则、婚姻家庭制度、邻里关系规范及纠纷调解机制,推动国家法律与民族习惯良性互动,筑牢边疆法治屏障。通过将民法典宣传与民族习惯调适、边疆治理实践深度融合,既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看得懂的法律权利”,又构建“接地气的法治秩序”,实现维护国家法治统一与尊重民族文化传统的有机平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法治动能。
(五)聚焦基层治理现代化,紧扣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利剑护蕾专项行动和“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积极打造立体化普法矩阵、强化“法律明白人”实战能力提升、推动专项行动双线融合的“三位一体”法治赋能体系,让民法典宣传活起来、矛盾纠纷化解实起来、治理效能强起来,推动民法典从文本走向实践。强化村(社区)干部、“法治副村长”运用民法典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培养,推动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让法治成为云岭大地基层治理的最亮底色。
主要活动安排
(一)省级层面活动安排
1.示范活动。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省普法办在磨憨口岸举办省级“三下乡”集中示范暨“民法典宣传月”示范活动;省司法厅、省普法办于4月下旬启动“砥砺四十•法润云岭”暨云南省第五届法治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大赛;省普法办运用新媒体组织开展“普法强基大家谈”云课堂暨“法律明白人”培训直播课堂系列活动;在云南普法视频号、抖音号开设专栏,就“每日一典”民法典短视频进行集中推送展播。
2.开展“民法典进万家”专项活动。各省级部门结合职能职责,组织开展“民法典进万家”专项活动,推动民法典“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学校、进宗教场所”。
3.开展青少年普法创新活动。省司法厅、省普法办联合省教育厅开展青少年普法创新行动,在第五届法治三微大赛中以“民法典护我成长”为主题征集作品。省司法厅、省普法办出版印制《利剑护蕾 法伴成长》青少年普法漫画书。
(二)州市联动活动安排
1.各地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有特色、有实效的活动。
2.边境法治长廊建设。在瑞丽、河口、磨憨、腾冲等全省边境口岸设置民法典宣传点,集合边民互市、跨境婚姻等场景普法。
3.开展生态法治文化长廊建设。在普洱、版纳等地开展“保护雨林·绿色民法典”主题活动。在高黎贡山、梅里雪山、抚仙湖、普达措国家公园、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等设置“民法典与生物多样性”普法宣传栏。
4.开展产业巡回护航行动。各地积极组织法官、检察官、律师围绕“三大经济”,深入茶叶产区、咖啡庄园、光伏基地、矿产企业等开展“民法典护航绿色产业”现场释法活动。
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把组织实施好今年“民法典宣传月”活动作为重要任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确保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
(二)加强组织协调。各级党委宣传部、司法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与行业部门的协调配合,把握活动重点,推动民法典宣传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公益普法责任,发挥好各类行业协会、商会以及“法律明白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等公益普法队伍作用,形成普法合力。
(三)推动常态长效。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通过深入持久的法治宣传,真正把普法融入人们日常生活、融入基层依法治理。组织制作公益普法广告、普法动漫、短视频等,推动法治文化精品创作,积极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不断增强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要力戒形式主义,避免给基层和群众增加负担。
责任编辑: 刘曦靓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