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民营经济发展一线观察·民企先锋| 智“锂”领航!吉林中聚以“智”破局 领跑锂电赛道
在吉林中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内,蓝光闪烁的检测仪器与高速运转的生产线交织成创新发展的律动。第二季度研发专题会上,技术骨干们热烈讨论,一组组实验数据印证着企业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创新突破。这样充满“科技感”的场景,正是这家老牌企业持续领跑行业的生动缩影。
走进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正以微米级精度进行电池生产。“我们的关键工序半产品不良率控制在0.05%以内,这相当于在1万片半成品中仅有5个瑕疵。”吉林中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介绍道。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正是企业突破行业壁垒的核心密码。其自主研发的锂电池在性能上实现多项“硬核”突破:充放电时间刷新至最快12分钟,-40℃极寒到80℃高温环境下性能稳定,针刺、挤压等极端测试中始终保持“零起火、零爆炸”。从2010年成立之初的行业“追赶者”,到如今用“智造”实现了弯道超车。
作为“专精特新”企业,中聚新能源将研发创新镌刻进发展基因。企业研发团队占比超30%,每年投入营收5%以上用于技术攻关。从电解液配方优化到电芯结构设计,从新材料应用到BMS系统升级,一次次技术突破推动产品迭代。如今,其储能产品同样成绩亮眼——自主研发的240kWh储能柜在辽源金茂充换电站投运后,通过峰谷电价调节显著降低用户成本,更在-30℃环境下保持90%以上运行效率,成功破解北方冬季新能源设备运行难题,为“换电 充电 储能”一体化模式提供示范样本。
“企业的每一次跨越,都离不开政府‘有形之手’的精准托举。”总经理苗慧深有感触。政府部门搭建的产学研对接平台,助力中聚新能源与省内多所知名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攻关固态电池前沿技术;省、市工信部门化身“推销员”,举办多场产品推介会助力企业打开海外市场;海关开通“绿色通道”,实现锂电池出口“即报即检”。在政策护航下,中聚新能源的产品不仅畅销国内,更远销欧美、东南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额突破数千万美元,更创下海外客户零投诉的优异成绩。
从“制造”到“智造”,从“国内”到“国际”,如今,中聚新能源的产品已远销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创造连续8年海外客户零投诉的佳绩。未来,这家“锂电小巨人”将继续锚定“专精尖”方向,用硬核技术为全球绿色能源转型贡献“中聚力量”。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毕琨宜
受访企业供图
初审: 赵新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