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印巴交火

发布时间:2025-04-27 19:15:59

  最近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火药桶又被点燃。

  事情起因是,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恐怖袭击,造成至少26名游客死亡,另有多人受伤。

  据《印度时报》报道,袭击事件发生于帕哈尔加姆镇,该地风景优美,有“小瑞士”之称,20世纪80年代一度是宝莱坞电影的重要取景地。22日下午3时左右,枪手突然从当地山上的树林里窜出,在人群聚集处向游客近距离开枪。

  一位名叫帕拉维的幸存者称,枪手主要袭击了男性印度教徒。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一个名叫“抵抗阵线”(TRF)的组织发布声明,声称对此次袭击负责。据信,该组织是总部位于巴基斯坦的“虔诚军”的一个分支。

  据路透社报道,TRF在社交媒体和在线论坛上使用“克什米尔反抗军”这个名字。TRF称,发起这次袭击的原因是反对印度政府在当地“引入外来者”的政策,印度让超过8.5万名定居者涌入,造成当地人口结构改变。

  印度方面则把报复矛头,直指巴基斯坦政府。

  枪击事件发生后,莫迪紧急中断了沙特之行回国。

  4月23日晚上,印度外交秘书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莫迪在枪击事件后召开特别内阁会议,会议认定巴方与这次袭击有关联。” 不过,印方没有公布证据。

  随后,印度指控巴基斯坦支持“跨境恐怖主义”,并宣布了一系列举措。

  1、印度宣布将关闭两国间目前唯一的陆路口岸。

  据路透社报道,鉴于印巴之间目前没有空中直飞航线,此举相当于切断了两国间一切交通运输。

  2、印方还决定取消一项特殊签证措施,依据这一措施能够进入印度的巴方人员将不再被允许入境,已在印度的巴方人员须48小时内离境。

  3、印方还宣布,巴基斯坦驻印度使馆的全部武官为不受欢迎的人,限期一周离境。同时,印方将撤回驻巴使馆的全部武官,并把使馆人数从55人缩减至30人。

  4、印方决定暂停执行印巴1960年签订的《印度河用水条约》,“直至巴基斯坦以可信且不可撤销的方式公开放弃支持跨境恐怖主义活动”。

  据报道,《印度河用水条约》由世界银行促成签订,就印度河及其支流的水资源在印巴之间的分配作出规定。巴基斯坦处于印度河流域下游。

  而要知道,即使在1965年和1971年两次印巴战争以及1999年的大规模武装冲突中,印方也没有暂停执行这一条约。

  所以,印度断水的行为,标志着印巴局势的全面恶化。

  对于印度方面的指控,巴基斯坦自然是否认。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23日驳斥了印度方面的指责,称巴基斯坦与这起袭击没有任何关系。

  阿西夫还表示,印方多年来一直寻求退出《印度河用水条约》,现在“试图以这一事件为借口”达到目的。巴国家安全委员会“将讨论各种措施,做出全面应对”。

  针对印度的相关举措,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表态称,巴方将“以牙还牙”。

  巴基斯坦宣布即日起对印度关闭领空、暂停与印度的所有贸易并驱逐印度驻巴国防、海军和空军顾问等。

  巴基斯坦还宣布即日起暂停并取消向印度公民签发的所有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免签计划(SVES)签证,部分宗教人士除外。

  目前持该签证在巴基斯坦的印度公民(部分宗教人士除外)必须在48小时内离境。

  在双方都展开一系列举措后,印巴冲突再燃战火,就不奇怪了。

  克什米尔地区本来就是地球几个火药桶之一,过去这几十年,克什米尔地区基本没有消停过,每隔几年就得爆发一次冲突。

  印度军方当地时间4月26日发表声明称,25日夜间开始,巴基斯坦军队在克什米尔控制线沿线多个哨所发动小规模射击,印度军队使用小型武器予以回击,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巴控克什米尔地区一名政府官员同日向法新社证实双方发生交火,但未说明哪方先开火。

  目前尚不清楚交火具体发生在控制线哪一区段。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在4月24日晚间说,印度正在与巴基斯坦进行一场“低强度的战争”,还称印方如果升级“战争规模”,巴方已经做好准备。

  从当前公开信息看,冲突交火规模还比较有限,但后续是否会升级,就不好说了。

  跟地球其他几个火药桶比起来,克什米尔地区这个火药桶比较特殊在于,交战的双方是两个有核武器的国家,这让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更危险,但也会让交战双方更克制。

  过去几十年,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虽然时不时就会爆发一下,但规模一直都会被有意的控制,确保战火不蔓延出克什米尔地区。

  毕竟印度和巴基斯坦双方都打不起核战争,不打核战争是当前复杂多变国际局势里的最基本底线共识。

  这一点,印巴双方也不例外。

  这次事情,主要就是这次恐怖袭击确实太过于恶劣,印度需要展现强硬姿态,来给国内一个交代。

  但印度也不会想局势失控,那样对印度来说,也容易玩火自焚。

  当然,印度是一个比较神经刀的国家,而且火药桶之所以是火药桶,就是一旦火药桶被点燃,后续局势走向就容易不可控,增加了很多风险。

  其实,过去这6年,克什米尔地区一直处于一种火药桶持续高压状态。

  起因是2019年8月,印度莫迪突然大幅改变政策,单方面废除了克什米尔地区的特殊自治地位。

  这意味着印度在加强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控制,这自然引发巴基斯坦的强烈反对,于是巴基斯坦对印度采取降低外交关系级别、中断双边贸易等反制措施,双方军队还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附近多次交火。

  而且印度加强对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控制,也引发当地人的反对,从结果层面助长了恐怖主义的土壤。

  所以,当前克什米尔地区局势恶化的根源,责任更多在于印度。

  此外巴基斯坦虽然一直在打击国内恐怖组织,但因为各种原因,巴基斯坦国内的恐怖组织仍然猖獗,这也是事实,巴基斯坦在这点上,也是有责任的。

  总体来说,印巴双方都有自身问题,这也是克什米尔地区战火长期得不到消停的原因。

  莫迪搞民粹这么多年,国内舆论氛围和政治环境,会逼着他不断对外强硬。

  而巴基斯坦也不是好惹的,印度强硬,巴基斯坦也只会强硬回击,所以这件事情变数主要就在于双方能不能把局势控制在一个可控范围之内。

  哪怕克什米尔地区再次爆发局部冲突,也不意味着局势失控,除非战火蔓延出克什米尔地区,否则只要战火仅限于克什米尔地区,那么局势整体就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这已经是克什米尔地区过去这几十年的常态,这还是很残酷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消停。

  最后吐槽一下,美国副总统万斯真的是有毒体质。

  4月20日,万斯去见了罗马教皇方济各。

  结果4月21日,教皇方济各就去世了。

  这次,万斯是4月21日访问印度。

  结果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就爆发这次严重恐怖袭击,导致印巴再燃战火。

  万斯,有毒。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