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记者走基层|“链”出新场景,智能康复辅具进社区

发布时间:2025-04-24 02:11:04

原标题:记者走基层|“链”出新场景,智能康复辅具进社区

日前,患者在冀州社区康复综合服务中心体验康复训练。受访者供图

4月17日午后,衡水市冀州社区康复综合服务中心,50多岁的王先生站在椭圆机步态训练仪上,正在康复师指导下缓缓踩动踏板。

不一会儿,他额头沁出汗珠,嘴角却扬起笑意:“去年脑梗后,我以为自己再也走不了路了,没想到在这儿训练两个月,恢复得这么好。”

去年7月正式运营的冀州社区康复综合服务中心,占地约500平方米,分为医疗康复区、辅具租赁区和日间理疗区。

记者看到,除椭圆机步态训练仪外,由极智医疗研发的胸背等速训练与测试系统、智能膝韧带检测仪、以“骨科术式”为导向的数字APS康复机器人等设备有序排列,可为患者提供从评估到治疗的全链条智能康复服务。

“使用智能设备可以让康复效率提升40%,精准度提高35%。”冀州社区康复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康鹏介绍,他们还引入“互联网 康复”模式,患者可通过“衡水市康复辅助器具智慧平台”小程序,在线提交评估申请,系统会根据其身体状况推荐适配辅具,并预约线下适配服务。

来到辅具租赁区,只见各类康复辅具摆放整齐,从轮椅、助行器到矫形器等应有尽有。以前需要大价钱买回来的康复辅具,如今可以随时到中心进行低价租赁,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还可以享受政策补贴。

智能康复服务走进社区,得益于冀州区医疗器械和康复辅具产业的持续升级。

距服务中心仅3公里的冀州医疗器械和康复辅具产业发展中心里,外骨骼机器人、骨传导助听器等智能设备令人目不暇接。“这根智能手杖不仅可以照明,如果倒地还可以自动报警。同时,配置了‘一键呼叫’功能,必要时随时呼叫紧急联系人。”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作为北方最大的县级康复辅具生产基地,冀州区拥有293家相关企业,产品涵盖15大类医疗器械和6大类康复辅具。其中,医用护理床、防褥疮气床垫等四大单品占据全国20%—80%的市场份额,电动轮椅、空气波治疗仪等600余款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政府引导布局,抢滩银发经济。目前,总投资10.8亿元的京津冀康复辅具智能制造产业园正在紧张建设中。按照规划,该产业园建成后将吸引北京、深圳等地企业入驻,推动产业向护理机器人、智能穿戴设备等方向升级。

“康复辅助器具进家庭、进社区,不仅要让服务对象‘用得上’,还要‘用得起’‘用得好’。”冀州区民政局局长崔如一表示,依托当地有力的产业支撑,冀州区正在构建全链条智能康复场景,让“家门口”的康养服务兼具科技温度与产业深度。(河北日报记者 高珊 邢云)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