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了不起的甲骨文丨在汉字中爱上多彩中国
□本报记者 李林 杨之甜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麻文静
“文”跨山海,“字”越千年。4月21日晚,2025“甲骨文杯”国际学生“我与汉字”演讲比赛总决赛在安阳举行,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19所高校的留学生同台竞技,讲述自己与汉字和中华文化结缘的动人故事。虽来自不同国家,母语千差万别,但他们却都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爱上了多姿多彩的中国。
“我们对他非常有信心。”当晚7时,比赛还未开始,郑州大学越南籍留学生吴文战的“后援团”挥动着加油牌,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
比赛中,吴文战身着一袭汉服,以中国的茶和越南的咖啡为“饵”,引出了中越文化交流互鉴、和而不同的主题。“可能是在小时候看中国电视剧时,我和中国的缘分就已经开启了。”吴文战说,他非常喜欢探索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中国则是一块永远给人惊喜的宝地。
豫剧开场、太极表演……舞台上,流动的不止汉字,更有跨越山海的动人情感。
“我买了一些甲骨文文创,准备送给我西班牙的朋友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西班牙籍留学生蔡晓迪说话间时不时杂着京味儿。“我喜欢打太极拳,喜欢八段锦,现在又爱上了甲骨文。”蔡晓迪表示,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双脚是最有效的工具,她非常想让自己的朋友们都来中国,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此次演讲比赛以“字”为媒连接中外,留学生们又在云端接力,分享未完待续的新故事。“你看,我还在我的Instagram上分享了我前几天去殷墟博物馆的视频。”蔡晓迪展示了她制作的短视频,上面显示来自世界各地的粉丝为其点赞、留言。吴文战也表示,后续他将在自己的账号上分享自学汉语的故事,让更多人对汉字产生兴趣。
浙江师范大学马达加斯加留学生李莎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形容自己学习中文的过程。“刚开始学中文时,我觉得最难的是笔画结构,只好不断练习。”李莎说,“做任何事情,只有迈出第一步,才有可能抵达目的地,这是我从中文里学到的经验。”
“汉字凝结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作为当晚演讲比赛的评委,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张豫峰表示,参赛选手在破译“密码”的同时,也充当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传播使者。“在甲骨文的故乡安阳举行汉字主题的国际演讲比赛,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比赛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我期待未来它能在内容及形式上有更多创新和突破。”张豫峰说。
最终,武汉大学越南籍选手黎梅香在19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成为本次比赛的总冠军。“五湖四海的朋友因这场比赛相遇,把自己与汉字、与中国文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这才是比赛最大的意义。”黎梅香动情地说。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