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18日到19日,数十位美国经济学家签署了一份“反对关税宣言”(下称“宣言”),批评美国关税政策没有现实经济依据,将导致物价上涨并给美国自身带来经济衰退风险。
宣言还指出,纠正这一错误政策的时间窗口正在收窄。据第一财经记者查阅该宣言签名,截至4月22日16时,该宣言签名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中,目前已经有1400人签名,该宣言的发起人包括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昆以及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克曼(James Heckman)和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史密斯(Vernon Smith)等人。
近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前财经高官纷纷发声批评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美国前财长耶伦日前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的理由不明确,且一点也不明智。
美国知名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在近期一场演讲中则重申,目前美国真正的问题不在于贸易,而在于政府的过度支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苏庆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美国政府奉行“美国第一”的外交政策,特别是在对外贸易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激进的关税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芬太尼关税、232关税和所谓“对等关税”。这些看似强硬的政策,在短期内可能会为某些利益集团带来一时的政治资本,但从长远来看,它们却可能给美国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如前所述,美国众位经济学家一同撰写了《宣言》,以警告美国人这些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可怕后果。
《宣言》表示,自2025年上台以来,特朗普政府通过单边行政法令采取了严厉的保护性关税措施。“这些措施通过大起大落的税率和不断变化的命令为全球经济注入了不确定性和混乱。这些措施累积起来,对贸易征收了近一个世纪以来最大的关税。关税的支持者将这些措施描绘成 ‘经济解放 ’行为,相反,关税颠覆了自由原则。”
《宣言》表示,今天,美国面临着一系列基于以下主张的行政行动:
“歪曲历史,误解当前经济状况,误判美国经济弊病的性质,否定长期以来广为接受的经济学第一原理。”《宣言》认为,经济学家们有必要就建立在 “和平、商业和与所有国家真诚友好 ”原则基础上的美国繁荣的基础提出纠正意见。
譬如,“压倒性的经济证据表明,贸易自由与更高的人均收入、更快的经济增长率和更高的经济效率相关联。《宣言》写道,美国经济是一个全球经济,将近三分之二的进口产品作为国内生产的投入。而本届政府征收关税的动机是对普通美国人所面临的经济状况的错误理解。
《宣言》表示,“我们预计,美国工人将首当其冲地受到这些错误政策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物价上涨和经济衰退的风险。”
宣言解释道,与普遍的担忧相反,美国的贸易赤字并不是美国经济衰退或海外不公平贸易行为的证据。这些 “赤字 ”也不会对美国经济造成损害。
事实恰恰相反:美国的贸易赤字反映了全球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高度信心。而这些投资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强了生产性经济以及对美元的需求。实际上,近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上升与美元下跌同时出现非常不寻常。耶伦近期对此表示,这说明投资者开始回避美元资产,并开始质疑全球金融体系的基石,也就是美国国债的安全性问题。
错误公式拼凑出关税税率《宣言》并强调,美国威胁并强加给其他国家的所谓“对等关税”税率是用一个错误的、临时拼凑的公式(an erroneous and improvised formula )计算出来的,毫无经济现实依据。这种计算偏离了《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规定的互惠关税的既定计算方法。
此前,有数位第一财经采访的经济学家也对该公式表达了不解之情。
日本国立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经济学教授邢予青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政府出具的所谓“对等关税”的公式“Δτi=(xi-mi)/(ε*φ*mi)”,是掠夺性的,且含义非常简单,其含义是,任何对美国有贸易盈余的国家,其贸易盈余的一半必须归美国,这是一种强盗逻辑。那些系数(ε为进口价格弹性,φ为关税对进口价格的传递率)不用看,都是用来蒙人的。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欧洲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副主席法塔斯(Antonio Fatas)也对记者表示,这种武断的计算方式,“感觉就像抽签”。这种偏差来自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双边贸易平衡的痴迷。这不是一个合理的经济概念。
此次,《宣言》还称,特朗普政府的保护主义政策重复了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的灾难性错误,该关税曾遭到了1028位经济学家的反对。《宣言》提出,类似于《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的税率正强加给一体化程度大大提高的全球经济,有可能给普通美国人带来类似的破坏性后果。
苏庆义表示,美国滥用关税会影响美企竞争力。美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重要位置,许多公司依赖于从海外进口原材料、零部件等以维持生产和运营成本优势。当进口成本因高关税而增加时,美国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不得不面临提高售价或削减开支的选择。提价可能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下降,进而影响销售业绩;而裁员或其他形式的成本削减则会损害员工福利和社会稳定。更重要的是,长期来看,这将削弱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同时,这将加重消费者负担。苏庆义表示,对于普通美国人而言,关税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物价上涨。由于美国大多数日常消费品都是全球采购,尤其是来自中国的电子产品、服装鞋类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一旦这些产品的价格由于关税上调而变得更高,家庭预算将会受到冲击。若全面加征关税,美国消费者的年度支出将明显增加,这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同时,通货膨胀率也可能随之上升,进一步侵蚀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例如,美国税收基金会认为特朗普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关税将会通过两个渠道损害美国经济:一是价格上升渠道,导致企业工资和利润下降,以及消费者价格上涨;二是货币升值渠道,美元走强将使美国产品更加难以出口,从而导致工人和企业的收入下降。
此外,这还将引发就业市场不稳定。苏庆义表示,尽管特朗普声称加征关税能够保护国内就业,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一方面,如前所述,制造业的成本增加迫使企业考虑调整雇佣策略,甚至关闭部分工厂;另一方面,服务业作为美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同样难以幸免。例如,零售业可能会因为顾客流量减少而导致销售额下滑,从而影响到店员及其他相关岗位的稳定性。更严重的是,农业等行业也面临着出口受限的风险,因为其他国家很可能会对美国农产品和其他初级产品施加类似的惩罚性关税作为回应。这无疑会对依赖这些行业的从业者造成重大打击。
综上所述,虽然美方意图通过加征关税来实现所谓“公平贸易”,但事实上,这一系列举措极有可能反过来制约美国自身的经济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