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时期,已是“告别革命”的时代,接受很多封建儒家和小资产阶级那套教育。
少年我非常注重道德修养,向往的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所以我经常批判底层人的素质低。如动不动爆粗口,随地吐痰,公厕不冲水,洗手间洗手不看有人在旁边不断在甩,几句话总忍不住以猥琐方式聊起女性,每看到这些行为总会批判几句。欣赏从影视中所看到那些有钱人那种喝咖啡的优雅,那种对个人卫生的注重,看起来干净,他们更像君子。
到了大学,学习很多商业知识,看了很多商业大咖的各种演讲,接受的价值观是:商人给社会创造就业,而不是劳动者创造价值;商人给国家纳税,而不是国家给予优惠政策,国家保证了安稳的环境,国家提供了各种基建;商人给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以用户为中心,而不是消费者的需求是商业的动力,商业广告经常存在欺骗性,第一桶金灰色的,多少商家生产假冒伪劣的产品,消费主义压榨消费者。
到时隐隐觉得不对,但看到那些如谦谦君子的商业大佬说话,信多过疑。
我的阶级情感正逐渐偏离了工农。
直到去看《毛选》,彻底改变我的价值观,结合后来的经历,阶级情感有了转变。
我第一次看《毛选》,是带着解决问题的动机去看。阅读前面好多篇文章,收获不是很大,直到看了《矛盾论》才有灵感,解决我思考很久的一个问题,这才促使我坚持看下去。翻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一段话当时我特别留意,讲述毛主席阶级情感的转变:
“我觉得世界上干净的人只有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总是比较脏的。知识分子的衣服,别人的我可以穿,以为是干净的;工人农民的衣服,我就不愿意穿,以为是脏的。革命了,同工人农民和革命军的战士在一起了,我逐渐熟悉他们,他们也逐渐熟悉了我。这时,只是在这时,我才根本地改变了资产阶级学校所教给我的那种资产阶级的和小资产阶级的感情。这时,拿未曾改造的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比较,就觉得知识分子不干净了,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干净。”
通过《毛选》,慢慢明白很多社会运行的本质,慢慢发现社会一些舆论的欺骗性。
后来和很多创业者打交道,阅历也多了,更深刻明白广大底层努力工作那种干净和伟大,即使斤斤计较的性格,很多也是环境对我们造成的影响。而精英们,多数人的灵魂是肮脏,是不择手段,造成的恶影响更多人。特别高位设计,造成的阶级固化,是系统化的恶。
阶级情感自然而然跟着转变。
觉得过去批判底层素质差,思想和视野太狭隘了,所以我批判起贪官污吏、不择手段的先富、名不副实的作家、逆民族主义的自由者、双标的公知,也揭露那些舆论中的欺骗性。
可是呢,由于环境的影响,如教育、社会舆论、经济发展方式,很多人是精神资本家的,他们的阶级情感不在底层这边。
比如有些知识分子,动不动拿“阿Q精神”来讽刺底层,觉得他们无可救药,是拖累国家发展,还显得自己高高在上,众人皆醉我独醒。
可只要我们的阶级情感坚定站在最广大人民这边,读《阿Q正传》的时候,不应该只能读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封建压迫下人性的扭曲”、“中国有太多阿Q”,也要看到阿Q身上的那种顽强的对恶劣社会生态的适应能力,看到他的生存智慧,看到人的一些基本精神需求是如何在看似不可能被满足的社会环境中被阿Q用“巧妙”的方式得到了满足,看到无数想当主子的阿Q确实把一次假革命炒作得仿佛真革命一样,这其中其实就蕴含真革命的种子。
如果你是一名自由主义者,有没有意识到阿Q并不是一个全然的奴才。
他身上其实有一种对“消极自由”的追求,甚至偶尔还能稍微将其实现?
对阿Q这样的人我们要去观察他,理解他,从他的身上发现我们所笃信的事物的种子。在群众中,一群最糟糕的人身上,我们到底观察到了怎样的能量?
像毛主席,他一直相信群众,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即使存在落后的事物,也坚信可以改造过来。
所以像义和团阿Q这样的人,让他们接受了教育,给予他们勇气和方法,他们就可以像抗美援朝那样,发挥惊人的力量。
没有人是完美的,也没必要把革命的希望寄托在完人身上。恰恰是许多充满着各种缺点的人,他们的心理需要与社会行为促成了真正革命的产生。
要从内心相信群众,团结群众。
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精英必须与广大人民群众联合起来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他顺应了时势,而时势由群众的需求和力量来决定。
我直到阶级情感发生彻底地转变后,才明白了这个道理,而且从此深信不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