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分拣西双版纳小糯玉米。
这几天,在勐腊县爱达农业有限公司苹果枣种植基地里,青翠圆润的苹果枣垂挂于枝条上,在阳光的投射下闪耀着诱人的光泽。果树下,身穿傣装的主播对着手机热情地推介着产品:“源头品质,都是给大家现摘现发。”
如今,电商直播已成为西双版纳各企业拓展营销渠道的重要方式之一。云南久瀛谷公司作为一家由沪滇协作携手组建的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2024年10月在沪滇资金的帮扶下,打造电商直播基地,通过多种方式拓展西双版纳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在乡村振兴示范引领上持续发力。“目前我们除了自己的4000亩菠萝蜜基地和3000亩柚子基地外,还与勐腊县其他3家种植基地以及津津食品、曼勐养合作社、咪哆啰食品公司、泰鼎农业公司等省内40余家农产品供应商达成合作协议,涉及米线、大米、咖啡、玉米、普洱茶、腊肉等500多个单品。”公司总经理马自强介绍。
近3年来,沪滇协作已服务100余家西双版纳的企业成功申报入列上海“百县百品”平台进行销售,同时组织企业参加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等活动。去年9月,在第七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上,勐海县臻收农业科技发展(上海)有限责任公司勐海分公司带到上海的几百箱小糯玉米不到半天时间就销售一空,并签订了约40万元的意向订单。
作为西双版纳特色优质农产品,小糯玉米个头小、甜度高、香气足、口感好。上海市援滇干部发现了小糯玉米的巨大潜力,引进上海的农业公司与云南本土企业共同成立公司,集中精力和资金培育小糯玉米龙头企业,在当地开展“公司 合作社 基地”的模式运营,与农户签订订单,统一种子、统一技术服务并确定统一收购价格,小糯玉米种植规模逐年扩大。
在沪滇两地的支持下,一方面,西双版纳优质农特产品依托龙头企业自身资源和上海市松江区援滇干部牵线搭桥走出云南,对接上海市场;另一方面,西双版纳各农特产品企业也在积极转型,建立电商直播基地,学习电商经验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上海人民分享西双版纳优质农特产品,让西双版纳人民分享消费帮扶增收成果,这一直是我们东西部协作工作的重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委副秘书长费忠辉说,“未来还将继续在开拓西双版纳优质农特产品消费大市场,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上持续发力。”
云报全媒体记者 林丽华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