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指示精神,红河州如何立足自身禀赋抓好产业转型升级?
赵瑞君:我们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持续发展12条重点产业链,深入实施“三大经济”壮大提质、消费提振、重大项目攻坚突破、财源振兴、国企改革攻坚、“营商红河”品牌提升经济转型升级“六项行动”,大力发展路衍、流域、低空、旅居“四个经济”,打好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力争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
一是强化创新“赋能”,加快创新型红河建设,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实施制造业“亩均论英雄”;建强锡、铜、硅及稀贵金属产业链,重点发展高端新材料;以193万吨低碳铝项目为核心,打造绿色低碳高端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新能源、健康、信息等新兴产业,加快构建低空经济“1 3 5 N”发展格局。二是立足特色“强能”,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聚焦中药材、蓝莓等重点产业抓实精深加工和全产业链发展,提升“红河九红”等区域公共品牌竞争力。实施旅居红河建设三年行动,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打响“旅居云南·红河最好在”品牌。三是补齐短板“提能”,聚焦发展薄弱环节,全面加强财源建设,推进闲置资产盘活利用,加快国企实体化转型转向,打造路衍经济产业集群,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
记者:红河州如何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赵瑞君:我们将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中越红河流域经济。以沿边产业园区建设为牵引,河口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蒙自陆港型省级重点物流枢纽等为点,中越铁路、公路、红河流域水路等为线,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面,建立健全中越红河流域“7 12”合作机制,加快红河跨境产业园建设,深化跨境、央地、东西、沪滇合作,吸引跨境产业聚链成群发展,协同推进“口岸 腹地 跨境”一体化发展,推动形成中越红河流域“一河联通、多地互动、上中下游协同、与东南亚协同发展”的大开发大开放格局。
记者:红河州将怎样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赵瑞君:我们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实各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异龙湖水质脱劣攻坚行动,确保异龙湖水质如期脱劣。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持续推动哈尼梯田“四素同构”生态系统保护和农耕文化活态传承。加快省级林业碳汇试点建设,实现森林碳汇功能价值变现。推进全省新能源开发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塑造“绿电 先进制造业”新优势,巩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记者:红河州将如何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
赵瑞君:我们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提高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和水平。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全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族群众交流交往交融。高位推进“三边三好”建设工作,实施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打造边境幸福村升级版,深化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坚决维护边境安全。完善落实“1262”响应等机制和“十户一格、五网一体、三级联调”等基层治理模式,促进边疆和谐稳定。抓好教育、医疗、“一老一小”和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等民生实事,把农民增收作为根本,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记者:红河州如何抓好党的领导和建设工作,引导党员干部自觉遵规守纪、大胆干事创业?
赵瑞君:我们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持续净化政治生态,深化警示教育、风腐同查同治,纵深推进清廉云南建设红河实践。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树牢“四重”用人导向,实施好新时代人才强州战略,巩固提升“四个组织起来”,做实“五个创优提质”,全面增强“两个功能”,持续建强边疆党建长廊,不断巩固党在边疆民族地区执政基础。
云报全媒体记者 饶勇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