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兄弟们,我们又并肩了……”在云南龙陵县松山抗战遗址,100岁的抗战老兵廖沛林颤抖着抬手向松山中国远征军雕塑群行军礼。
1944年,年轻的廖沛林作为中国远征军的一员,冲上了松山战场。硝烟、炮火、战友的呐喊……那段记忆深深刻在他的骨血里。80年后,年过期颐的他只有一个心愿:“我想回家,回到松山。”
2025年4月,廖沛林老人迁居松山的这一愿望,终于在四川普善公益与满帮集团的支持下实现。
80年的守望:从炮火硝烟到归乡热泪
廖沛林老人,1925年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1944年跟随中国远征军参加松山战役,担任报务员。在一次战斗中,他不幸被流弹击中负伤返回后方治疗。而他的许多战友,在那场战役中都永远地留在了松山。
“我的同学、战友都在这里,在我有生之年,我一定要来松山陪伴他们,这是我这些年来最大的心愿”。从2015年开始,廖沛林老人每年都会跟随四川普善公益重返松山抗战遗址。十余年来,他一直有个心愿,就是能在松山定居终老。
廖沛林老人说,一方面,他希望能多过来陪伴一下自己的战友;另一方面,他想替大家对前来缅怀英烈的游客们说声“谢谢”。
“我要将所有的书法作品都赠送给前来缅怀和祭奠英烈的游客们,替我长眠在松山的同学和战友感谢他们。”廖沛林老人表示。
据了解,廖沛林老人酷爱书法,多年来积攒了2000多幅书法作品,此次迁居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帮助廖沛林老人运输他最珍视的书法作品到云南松山。
4月14日,运满满平台弹出一单特殊运输需求。当云南司机陈会川看到“松山抗战遗址”目的地时,手指已先于意识按下接单键。“电话里听到是帮百岁老兵搬家,我方向盘都握不稳了。”这位听着松山故事长大的龙陵汉子,连夜将货车货舱铺上三层防潮垫。
从四川井研县到云南龙陵县,距离1200公里,要帮助廖沛林老人举家搬迁,需要多方的协力。当四川普善公益与满帮集团得知老人的心愿,一场“跨越时空”的护送计划即刻启动。
“刚接完单,我就收到了满帮集团的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这次运输的任务比较特殊——帮助一位百岁的抗战老兵搬家至云南龙陵县。我小时候经常听关于松山抗战的英勇故事。这单活非常有意义,不给钱我也愿意运!”货车司机陈会川表示。
4月15日,在四川普善公益、北京缘梦公益、满帮集团以及龙陵县当地政府部门的爱心接力下,廖沛林老人顺利实现了迁居云南松山的心愿。
次日清晨,由三辆特种运输车组成的车队在成都集结。满帮集团特别调配的恒温书画运输车装载着老人毕生墨宝,车头“致敬民族脊梁”的横幅在晨光中格外醒目。途经雅安、攀枝花,沿途收费站纷纷开通绿色通道,执勤交警列队敬礼的画面让随行的北京缘梦公益志愿者热泪盈眶。
历时两天时间,跨越1200公里,车轮滚滚,载着一位老兵的思念,也载着全社会的敬意。货车司机陈会川抵达目的地后,在普善公益和满帮集团的志愿者帮助下,很快将廖沛林老人的生活和书法等物品搬运安置妥当。廖沛林老人很满意,也很感谢大家。满帮相关负责人现场说:“这次运输的不仅是物资,更是我们对英雄的敬意!”
晨曦中重逢:丈量松山守护战友英灵
4月16日清晨,廖沛林老兵在家人和志愿者陪同下,开始了迁居松山后的第一天守护活动。他走过松山抗战遗址,走到中国远征军雕塑群像广场,仔细地看着每一处地方,每一棵松树,脸上的神情时而凝重,时而舒缓。来到松山,住在松山,百岁高龄的他实现了近年来这个最大的心愿。
一路上,遇到前来缅怀的游客和学生,廖沛林老人都主动停下来,挥手打招呼,替长眠在此的战友们表达对他们的感谢。很多人了解到这位百岁抗战老兵的事迹,纷纷围上来表达对他的敬意。大家听他讲述当年浴血奋战的故事,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救亡图存的硝烟年代。
云南网记者 陈思蒙 通讯员 王林成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