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政”解丨让农民钱包鼓起来!河南定下设施种植业三年发展目标

发布时间:2025-04-21 19:11:37

原标题:“政”解丨让农民钱包鼓起来!河南定下设施种植业三年发展目标

力争用3年时间,全省设施种植业总产值突破900亿元,对农业产值的贡献率提高到13%,设施种植收入占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因地制宜发展设施种植业促进农民增收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我省设施种植业发展规划蓝图。

【现象】助力乡村振兴,河南设施种植业转型升级

3月12日,在新安县五头镇北沟村丰硕特色果蔬采摘园,种植户正采摘七彩小番茄。当地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积极发展特色果蔬种植产业,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3月18日,漯河市临颍县陈庄乡贾太石村的羊肚菌种植基地迎来了丰收的季节。该村充分利用村集体资源,以食用菌菌种培育、种植和初加工为主导产业,采取“工厂化培育、行政村集中种植、企业包销”的合作模式,实现了公司与村集体的共赢发展。

3月20日,在驻马店市汝南县韩庄镇王竹园村的西瓜种植基地,工人们各司其职,忙碌而有序。西瓜种植业的兴旺发展,不仅为村民们铺就了一条产业致富的“甜蜜”之路,还显著带动了当地群众的务工收入。

…… ……

这一幕幕生动场景,正是我省积极推进设施种植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缩影。

在新安县五头镇北沟村丰硕特色果蔬采摘园,种植户正采摘七彩小番茄。(大河网资料图)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李天华说:“各地经验表明,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高效农业、设施农业,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规模化、品牌化、现代化发展,对扩大农民就业增收有明显作用。”

《方案》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全省设施种植业总产值突破900亿元,对农业产值的贡献率提高到13%,设施种植收入占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

【举措】挖潜设施用地,为每个行政村安排100亩耕地

按照《方案》规划,我省将开展设施用地挖潜行动,用3年时间,分批分步为每个行政村安排100亩左右相对集中的一般耕地。今年,我省将完成15000个行政村的设施农业用地选址,有条件的地区制定完成设施种植业规划,率先在条件成熟的行政村建设一批园区。

在驻马店市汝南县韩庄镇王竹园村的西瓜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在熟练地打窝、栽苗。(大河网资料图)

同时,我省将开展设施种植业园区建设行动,按照“1个标准园区 N个生产园区”的模式,分批分类推进设施种植园区建设,建设1—2个产业特色明显、占地面积100亩左右的现代设施种植标准园区,引导独立分散经营的农户集中连片建设生产园区。

按照《方案》推进计划,2025年,完成15000个行政村的设施农业用地选址,有条件的县(市、区)制定完成设施种植业发展规划,率先在条件成熟的行政村建设一批设施种植园区,全省设施种植业总产值新增30亿元。

2026年,完成30000个行政村的设施农业用地选址,全省大规模开展设施种植园区建设,设施种植业总产值累计增加60亿元。

2027年,所有县(市)制定完成设施农业用地选址指引,全面完成行政村设施农业用地选址,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全部完成设施种植园区建设,全省设施种植业总产值达到900亿元。

【保障】促进农民增收,落实贷款贴息、拓宽融资渠道

“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农民稳定就业是关键。”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张坤说,一方面,要在扩大就业容量、增加就业渠道上下功夫,支持县域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另一方面,要在提升农民工劳动技能、增强劳动力供需适配性上做文章。

汝南县韩庄镇王竹园村的集中连片土地。(大河网资料图)

根据《方案》,河南省将优先落实设施种植业老旧设施更新改造支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补助。同时,各地将结合资源禀赋,统筹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等政策资金,支持设施种植业发展。

此外,河南省将有序开展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贷款贴息试点,明确贴息条件、标准、方式及流程,对从事设施农业的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用于新建、改扩建生产设施的贷款给予贴息。省级财政将在中央财政贴息基础上,按照贷款本金的1%给予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2年,单个项目年度省级贴息不超过500万元,单个企业年度省级贴息不超过1000万元。

金融支持方面,《方案》提出在不新增隐性债务的前提下,鼓励政策性银行运用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工具,大力推广设施种植业“投贷保”一体化项目融资模式。同时,支持金融机构开发“大棚贷”“香菇贷”等设施种植业专属金融产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此外,还将扩大保险范围,研究将温室大棚、农机装备、农房仓库等设施设备纳入保障范围,为设施种植业提供更全面的风险保障。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李天华认为,通过推广节水等技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设施农业增值增效、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等举措,盘活农村资产,让更多农民共享改革红利。(张家祺 王靖)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