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徐冰师生展东钱湖畔开幕 华茂集团推动美育长期发展

发布时间:2025-04-21 14:46:48
4月19日,“夜航船:徐冰和他的学生们”主题展在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启幕。展览共呈现近百件作品,跨越17年时间跨度,汇聚徐冰与25位青年艺术家的代表性创作。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动画、新媒体等多个领域,构成一场贯穿式、全景式的艺术之旅。
徐冰作为中国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其作品横跨东西方文化语境,在国际艺术界产生深远影响,特别在语言学和符号学领域,始终以极具突破力的艺术创作拓展着艺术的边界。他曾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Artes Mundi国际当代艺术奖”“徐悲鸿艺术创作奖”等多项荣誉。其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美术馆、大英博物馆、威尼斯双年展等艺术机构展出并被收藏。
据了解,“夜航船”取意自明末文人张岱的同名类书。张岱以“夜航船”为喻,揭示日常对话中潜藏的学问与智慧,这与徐冰所倡导的艺术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还特别展出宁波天一阁所藏清抄本《夜航船》共二十卷,由民国藏书家朱鼎煦及其家人捐赠,与此次展览形成了一场跨越百年的文化对话。
本次展览呈现了徐冰近50年创作生涯中的重要作品:从打破语言边界的《英文方块字书法:今天用什么做艺术》,到解构东方寓言的《猴子捞月》;从用社会现场重构文本考古学的《背后的故事:题跋研究》,到借监控影像重构现实的《蜻蜓之眼》电影;从翱翔星际的《“徐冰天书号”纪录片》太空艺术实践影像,到解构日常资本叙事的《小企业拼贴诗集》,悉数亮相宁波,为观众与艺术爱好者献上一场当代艺术盛宴。
除艺术家身份外,徐冰还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极具代表性的教育者。本次展览集中呈现了徐冰及其25位硕博学生的近百件作品,这不仅是徐冰时隔八年重启的“师生展”项目,也是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艺术家和他的学生们”系列展览的首发展,同时也为博物馆五周年庆典拉开了序幕。
走进展厅,青年艺术家们的创作状态既多元又鲜活,构成了一幅艺术教育“教学相长”的生动图景。其中,既有孔希以金箔“人皮”触碰人类物质本体的《金身》,也有杨宏伟将“像素”图像转化为历史隐喻的《历史密码》;张文超以当代语汇演绎神话历史的《大禹求助云华夫人》,张晓雪用机械化“低烧”呈现微观情绪流动;徐小鼎的《剩余价值》系列,探讨货币图像与时代温度的落差,解丁泉的《彼岸图》以长卷素描连接现实与精神空间……从张小涛借神鸟穿梭古今的影像神话,到王歆童用AI装置模拟苹果腐败过程中的语言误差,他们以各自的方式,打开了艺术的无数种可能。
“此次系列展览通过对中国艺术领域代表性人物的个案研究,我们力图梳理当代艺术领域的师承脉络,呈现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的生动切片,冀望为艺术教育提供更多可参考、可复制的实践样本。”华茂集团董事长助理、华茂社会事务发展委员会委员兼办公室主任、华茂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徐钰程表示。
在展览同期,《夜航船:徐冰和他的学生们》系列讲座正式启航。讲座邀请徐冰及其学生、教育者与公众共同思考艺术教育的当代表达与未来可能,开启一场场深度且开放的公共对话;同时,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还推出“创造力培养皿”公共教育系列项目,聚焦“发现”“生活”“创造力”三大维度,透过工作坊、互动装置与教育活动,唤醒非专业观众在生活中的艺术感知与创作潜能。
此外,博物馆亦联合共享骑行品牌“小遛”发起“来MoAE,‘遛’个弯”主题骑行活动,通过展览定制单车覆盖宁波全城,以轻松自由的方式让艺术“偶遇”每一个人,拓展艺术教育的公共空间与传播方式。
据悉,本次展览由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主办,徐冰工作室特别支持,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徐万茂美堉公益基金会、华茂美术馆支持,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华茂艺术委员会指导,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東京画廊 BTAP、NFCC宁波时尚创意中心协助举办。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6月15日。
作为一家横跨教育、国际贸易、科技制造、房产开发、金融投资、健康医疗等多领域的多元化产业集团,华茂集团成立50余年来,始终坚守教育初心,同时充分延伸公共文化服务触角,陆续建造了华茂美术馆、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22幢大师工作室、华茂图书馆等公共文化空间,积极以社会力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优质均衡发展,致力于构建“无围墙”的社会美育大课堂。(完)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