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家门口的就业孵化园】泸西:电商带货直播让“创业小屋”孵化青年就业梦
近年来,中枢镇多渠道增强创业青年参与电商意识,发展壮大线上经济,推动特色农产品在电商平台打开销路,助力乡村振兴。
在泸西县红河天番食品有限公司,一个不到10平米的小屋内,带货主播们正在将公司自主生产的清真美味食品展现在直播镜头前,味美价廉的油淋牛肉干挂上链接后,片刻就被抢购一空。
“我们现在已经是从线下的餐饮店转型到了电商线上销售之路,在上个月的直播中,我们已经达到了月销售量是500多单,未来进一步我们也会开发更多元的产品,做好泸西的品牌,将我们泸西的味道推向更广的市场。”
就是这样的一个不起眼的创业小屋,让该企业通过电商直播带货的销售模式将自己的特色产品推向千家万户,走俏市场。通过一个平台、一根网线,一部手机,连接了城乡,对接着产销,直播带货成了时下不少农民的“新农活”,手机也摇身一变成了时髦的“新农具”。
红河天番食品有限公司经理胡思珂:“我们通过一步步的探索,搭建了自己的直播团队,未来也希望提高产量,将我们的产品多元化,并且将泸西味道销往全国各地,希望能为更多的本地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从实体店线下经营到一部手机联通千家万户,延链补链强链的转型升级也让企业发展焕新赋能、挺进“新赛道” 、转型向未来。同样是在中枢镇,邦达实业有限公司闲置的750平米场地经过租赁合作,一个直播带货的场地为邻村附近的村民提供了就近就地就业的机会,村民们每天在场区通过分拣包装不仅圆了自己的就业梦,还实现了就业顾家两不误。
“我们主要是做线上线下生鲜农品的一个销售,我们本地的产品也在做,其他邻县的包括我们云南这边比较有名的一些特产都在做,我们主要是通过线上销售,抖音平台、淘宝还有拼多多、视频号这些店铺在做直播,自己的直播团队在做,现在我们也和外省的一些批发商在做,和商超一起合作,每个月的销售额,线下销售额每个月到20多万元,线上销售额每个月在300万元左右。”
在车间务工,靠直播带货拓宽销售模式,搭乘电子商务的快车,也实现了农民务工拿薪,企业线上线下赚薪的双赢局面。
“我们通过这个直播平台还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收益,然后我们(每天)在这里直播带货四至五个小时,我们的佣金,老板是按点来返给我们,每个单返百分之二的点给我们,我们每个月可以拿到两万多元的工资。”
如今,直播成为 达东兰每天的“新农活”,在中枢镇,像达东兰一样的“新农人”还有很多,她们依靠互联网,优化特色产品的生产包装销售,走出了一条新型的致富路。(朱文平 戚建波 徐生贵)
责任编辑: 刘曦靓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