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推进移风易俗 建设文明乡风丨红白事“减负” 文明风“润心”

发布时间:2025-04-19 09:11:47

原标题:推进移风易俗 建设文明乡风丨红白事“减负” 文明风“润心”

□本报记者 成安林 本报通讯员 梁岚

“红白理事会的成员尽职尽责,真是大伙儿的‘大管家’。”

“谁家有红白事,他们都会到场帮忙。”

“他们还是村里的‘监督员’,哪家办事准备大操大办,他们听说后马上就会到现场教育说服哩……”

4月14日,提起身边的红白理事会,孟州市城伯镇子昌村街头的几名群众向记者竖起大拇指,直言“小组织”发挥了“大作用”。

走进子昌村党群服务中心,村红白理事会的职责、工作流程醒目地张贴在墙上。

在成立红白理事会之初,子昌村村“两委”便召开群众代表大会,推选并吸收村中组织协调能力强且德高望重的老党员、群众担任红白理事会成员。

每逢村里有婚丧嫁娶等事宜,红白理事会成员、老队长倪家朝都会带头全程参与,通过讲述身边人、身边事,引导村民按规定办事,自觉破除陋习。

据统计,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以来,村民婚丧嫁娶事宜中的人情支出年均减少60%以上,以“小组织”理出了“大节约”“大文明”。

“以亲人去世后的三周年祭为例,以往群众都比着搞排场,花费很大,现在村里白事简办已经成为常态。”村民倪振京深有感触地说,“群众心理负担、经济负担轻了,心里自然美气。”

除了规范红白事的操办,子昌村还实施移风易俗“积分制 ”管理模式,对移风易俗高积分的家庭和个人,适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加强正面激励引导。

村干部联合村红白理事会成员积极组织开展了“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文艺演出宣传等系列活动,发放丧事简办倡议书等,营造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良好村风民风。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移风易俗是乡风文明的关键。“镇里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探索移风易俗工作的新路径,积极引导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活动,进一步培育和弘扬乡村文明新风。”城伯镇党委书记王秋生说。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