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AI翻译机:从听不懂到秒懂,85种语言的广交会“团宠”

发布时间:2025-04-18 16:43:35
在第137届广交会熙熙攘攘的展厅里,一位华裔女商人正专注地操作着一台小巧的双屏设备。她叫张明月,一位有着20多年外贸经验的“老广交”。此刻,她正在科大讯飞翻译机服务点,观察、体验、交流,最终决定为自己的全球生意添置这位AI“小帮手”。
时代变迁下的外贸新路
“以前做生意,我讲英语就可以解决沟通的问题,现在环境变了。”张明月的眼神中闪烁着见证时代变迁的光芒,“要将市场拓展到中东、南美、非洲这些国家,我就希望可以和这些国家的客户直接用他们的“家乡话”沟通,这样可以更好地建立信任。”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大山”,当下外贸市场风云变幻,机遇与挑战并存。张明月20余年前就带着家人远赴北美,将广东的电器和灯具推向彼岸市场。如今形势变化,她的目标更加宏大了——“将广东好的产品推销给全世界”。在北美市场耕耘多年后,她顺势而为,计划将业务版图扩展至中东和南美等地,这意味着仅懂英语已不足够,她需要能够用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等小语种与客户直接对话。
“用这样的能讲当地语言的翻译机和他们沟通,大家谈起生意来更畅通、更容易形成信任感。”作为生在广州、长在广州的海外华人,张明月深感自己肩负着沟通桥梁的责任,“与手机翻译软件相比,这台AI翻译机在嘈杂环境中依然可靠,还能离线使用,仅需0.4秒就可以完成翻译,反应迅速。”
小小翻译机,大大世界观
在广交会展厅的另一端——服务机器人专区,土耳其园艺设备商CEMIL CIHAN熟练地挑选着一台讯飞双屏翻译机。“这已经是我购买的第15台讯飞翻译机了”,他通过翻译机告诉记者,“从2022年开始,这位AI助手就成了我拓展中国市场的秘密武器。”有趣的是,CEMIL还自豪地表示:“用上AI翻译机之后,我交上的中国朋友比土耳其朋友还多!”
类似的故事在广交会上不断上演。一位南美智利的电动汽车销售公司CEO兴奋地分享,正是因为科大讯飞的翻译机,他在中国成交了很多订单,其中一个订单金额高达100多万元。此次他还特意多买了一台,送给同行的朋友,帮助他在中国实现无障碍沟通。
张明月在体验过程中,恰好遇到一位来自山东的客商,因完全不懂英语而无法测试翻译机性能。她立刻用英语进行现场演示并告知其准确度。这位刚刚相识的外贸同行当即买下一台,两人还互加了微信准备长期交流。这正展示了AI翻译机不仅连接了不同国家的人们,也在连接着有共同需求的中国商人。
国产AI的自主创新之路
鲜为人知的是,这小小的翻译设备背后,凝聚着语音龙头科大讯飞26年如一日的技术积累。作为第137届广交会指定翻译机,科大讯飞AI翻译机支持85种语言在线翻译,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支持17种语言无网络离线翻译,能在嘈杂的展会环境中精准捕捉对话。
这些成就并非一朝一夕。科大讯飞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多语种智能语音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在国际权威人工智能竞赛评测中,他们获得CHiME(语音识别)五连冠、IWSLT(口语机器翻译)三连冠、Blizzard Challenge(语音合成)十四连冠的骄人成绩。正是这种“扫地僧”般的长期主义精神,铸就了拥有1000多项翻译专利的完全国产化技术。
连接世界的“第二种选择”
连续20多年参加广交会的张明月注意到,如今广交会吸引的国际客商来源越发多元化,使用小语种的外商不断增多。当各国商人能用“家乡话”洽谈,并立即听到熟悉语言的反馈时,亲切感和信任度自然水到渠成。
“这场外贸变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张明月保持着乐观态度,“它大大加速了中国与全世界的链接。”面对前景,她已规划好要善用AI工具,将广东优质产品推向全球。
从大企业到小商户,从传统行业到新兴领域,AI翻译机正在成为中国企业走向全球的得力助手。它不仅是语言的转换器,更是连接世界各地商机的桥梁。当中国制造通过这样的科技工具走向世界,当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能够畅通交流,地球村的距离被无限缩短,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合作也随之深入人心。
这正是科大讯飞坚持自主创新、为世界提供“第二种选择”的生动实践——用中国智慧和中国技术,让世界沟通无障碍。(黄磊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