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华峰化学、新乡化纤,业绩全靠第二曲线?

发布时间:2025-04-18 14:24:42

近期,国内氨纶头华峰化学、新乡化纤相继披露2024年年报。

华峰化学2024年总营业收入269.31亿元,同比增长2.41%,扣非净利润20.82亿元,同比下降14.44%。

新乡化纤2024年实现总营业收入73.66亿元,同比下降0.18%;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682.52%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2.32亿元,同比增长448.85%

华峰化学己二酸贡献营收增长

华峰化学专注于氨纶纤维、聚氨酯原液以及己二酸等聚氨酯制品材料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目前,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氨纶的产能与产量均名列第二,而在中国则位居榜首此外,华峰化学在聚氨酯原液和己二酸的生产上同样表现出色,其产量均高居全球首位。2024年,华峰化学化学纤维营业收入90.5亿元,同比减少2.74%,毛利率13.66%,同比提升1.16%,为行业较高水平。华峰化学氨纶年产能为32.5万吨,产能利用率达到109.98%,15万吨产能在建。

总营收的同比提升主要来源于基础化工产品(主要为己二酸)的贡献。华峰化学国外营收51.99亿元,同比提升44.38%,占总营业收入的19.31%。

新乡化纤纤维素长丝毛利率大涨

新乡化纤主要生产两种产品,生物质纤维素长丝和氨纶纤维,其中生物质纤维素长丝是一种再生纤维,氨纶纤维是一种合成纤维。新乡化纤生物质纤维素长丝产能规模、装备水平、产品质量均居行业龙头地位,产能为10万吨,生产经验超60年。氨纶纤维产能为20万吨,生产经验超20年。

2024年,新乡化纤氨纶收入40.8亿元,同比下降8.88%,生物质纤维素长丝收入29.8亿元,同比提升14.25% 氨纶毛利率在2022年及2023年均为负值,2024年修复转正为0.3%,但远低于2021年41.28%的水平。2022年至2024年,新乡化纤氨纶毛利率水平远低于华峰化学同期水平。2021年,华峰化学、新乡化纤氨纶毛利率均为近五年最高水平。 然而,新乡化纤的另一核心业务生物质纤维素长丝2024年毛利率为24.5%,同比大幅增长23.55%生物质纤维素产业链上游以浆粕(木浆、棉浆、菌草浆)为核心原料,辅以烧碱等化工辅料,以及纺丝机、精炼机等专用设备制造;下游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领域。2024 年生物质纤维素下游整体需求受新国风等消费趋势影响有所增长。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国,对原料浆粕的需求巨大,但长期以来,大部分原料浆粕依赖进口,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再生纤维素纤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菌草作为一种具有多重生态功能的植物,具有纤维素含量高、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势,是替代棉短绒和木材的理想原料。3月28日,新乡化纤年产5000吨菌草生物质纤维项目正式投产,打破了长期以来纤维素纤维原料需要进口的局面(2023年溶解浆对外依存度达到了85%以上),还减少了对木材资源的消耗;该项目的成功投产也标志着新乡化纤在推动纤维素纤维原料自主可控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新乡化纤2024年国外营收1.97亿元,同比增长12.32%,国外营收占总营收比重为26.72%。2024年国外毛利率达到22.90%。新乡化纤出口的主要产品是生物质纤维素长丝,因此毛利率较高,主要出口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家。

氨纶市场格局

氨纶,专业名称为聚氨酯甲酸酯纤维,最初由德国拜耳公司研发成功,并随后由美国杜邦公司实现工业化生产。在中国大陆,氨纶的生产始于1989年。在氨纶纤维的产业链中,上游的核心化工原料主要包括PTMEG和MDI,同时还需要溶剂(例如DMAC)、催化剂以及聚合与纺丝设备等相关制造支持。氨纶的下游应用则极为广泛,涵盖了纺织、服饰、医疗等多个领域。

截至2024年底,全球氨纶的总产能已增至175万吨,其中国内产能占比超过75%。与去年同期相比,全球氨纶产能的同比增幅达到了7%,而增量主要来源于中国大陆市场,新增的氨纶产能总计达到了11.5万吨。国内氨纶的产能为135.45万吨,同比增长了9.3%。在生产方面,国内氨纶的产量达到了104.5万吨,同比增加11.3%;在进出口方面,出口量为6.96万吨,同比增长13.2%;进口量为4.79万吨,同比下降了4.8%。国内氨纶的表观需求量为101.2万吨,同比增长了10.3%。

近年来,氨纶行业从2021年的景气高点步入下行周期,氨纶纤维价格下行调整,行业盈利水平降低,格局正在经历深度重塑。 2024年氨纶价格,延续单边下行的走势,屡创历史新低;氨纶供大于求,主要原料PTMEG价格持续下降,全年平均价格与2023年相比降低29%,缺乏成本支撑,行业多数企业亏损的局面仍难以扭转。

全球范围内,韩国晓星、美国杜邦等企业曾长期占据优势地位。晓星集团是目前世界最大氨纶制造商,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国内氨纶龙头企业包括华峰化学、新乡化纤、华海氨纶、泰和新材等。国内氨纶产能产量第一的华峰化学具有规模及成本优势,核心竞争力较强,在下行周期仍能保证较高毛利率。

华峰化纤、新乡化纤、泰和新材除氨纶业务外,均有全球或国内领先的其它核心业务,能部分弥补氨纶下行周期带来的负面影响

未来氨纶行业在差异化氨纶如耐氯氨纶、耐热氨纶、抑菌氨纶、易染色氨纶等方面仍有一定空间,且现阶段在医疗、汽车等领域应用占比较小。 资料来源:相关企业官网、年报、化工新材料、百度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