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21支团队角逐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每队最多三名人类“陪跑员”

发布时间:2025-04-18 13:45:47

4月18日上午,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公布了参赛选手名单。在明日上午7:30举行的半程马拉松中,共有21支机器人队伍会在北京亦庄南海子公园一期南门起跑,这些参赛队伍分别来自“国家队”、民营企业和学校科研团队。

从速度上来看,“国家队”一马当先。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天工Ultra身高一米八,是参赛选手中身高最高的机器人,体重52公斤,实测平均时速可以达到10km/h,最高奔跑速度已经达到了12km/h。

在此前的训练视频中,天工Ultra已经穿上了一款人类同款跑鞋减震,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品牌公关负责人魏嘉星表示,针对本次马拉松,团队在天工Ultra的本体上做了轻量化的设计,以在重量和刚度上面寻求平衡点。当前天工Ultra能在斜坡、楼梯、草地、碎石、沙地等多种地形平稳移动,具备带有视觉感知的泛化移动能力。

在本次参赛的选手中,最矮的机器人“小巨人”来自北京科技职业大学,身高仅有75厘米。研发团队透露,已经在“小巨人”脚踝处配备了可以180度运动的关节电机,脚底处贴了橡胶鞋底,来应对不太平坦的道路。

除了国家队和科研领域的参与者外,灵宝CASBOT、松延动力等本体厂商也会参与本次半马。第一财经梳理看到当前参赛机器人主要采用了强化学习的算法路线,在参赛过程当中大多采用遥控方式比赛。在实际比赛过程中,一个人形机器人将和人类运动员共同组成一个赛队,人类“陪跑团”最多能有三个人,可能由机器人的工程师、操控员和领跑员组成。

根据此前公布的跑步规则,机器人在跑道上将按Z形布阵排成两列,同一列机器人前后垂直间距为3米。参赛机器人依次发枪起跑,每个参赛机器人出发时间间隔1分钟,原则上不超过2分钟。参赛机器人间距应控制在1米以上,且不得妨碍其他参赛机器人的正常行进。如遇超越,高速机器人需主动绕行低速机器人。如遇故障,正常行进的机器人需绕行故障机器人。

赛事组委会组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裁判委员会,比赛设裁判长、主裁判、随行裁判。

裁判长会为每个参赛队伍指派一名随行裁判,全程跟随,及时判罚。随行裁判佩戴具备录音录像功能的记录仪。比赛过程中,鼓励赛队机器人全程奔跑,鼓励赛队不更换电池。如果遇到更换机器人的情况,须罚时。

如果按照天工Ultra的最快奔跑速度,跑完一场21.0975公里的半程马拉松大约需要两个小时不到的时间。不过,由于中途会出现更换电池等情况,组委会预计首名机器人撞线时间会在明日上午10:10左右。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