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我党对国民革命军的思想教育

发布时间:2025-04-18 08:18:19

  1925年7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成立。7月3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成立。8月26日,国民政府所辖军队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黄埔军校两个教导团和原粤军合编为第一军,建国湖军、建国滇军、建国粤军、福军和攻鄂军,依次改编为第二、三、四、五、六军。后又改编桂军和湘军为第七、八军。1926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敦促广州国民革命势力尽早开展北伐战争,结束北洋军阀的统治。

  我党在国民革命军中开展的思想意识灌输工作,是北伐战争初期取得巨大胜利的关键因素。

  1

  举办政治骨干培训班

  1925年冬,以国民党中央民义主办的政治讲习班,共有学员350人,毛教员、林伯渠等担任理事,李富春为班主任。政治讲习班共开设政治课20多门,由张太雷、邓中夏、熊锐、萧楚女、恽代英、毛教员、李富春、蒋先云等共产党员担任主讲。1926年6月,北伐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主持召开战时政治工作会议,周恩来、恽代英、李富春,林伯渠等许多共产党员参加并作重要报告,为制定北伐军政治工作的方针任务和工作条例创造了有利条件。

  据2010年版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1卷记载,

  “(中国共产党)承担了创办国民党中央政治讲习班的主要工作。李富春任班主任,毛泽东、张太雷、邓中夏、澎湃等兼任教员或经常到讲习班作政治讲演……中共湖南区委选派了一批党员报考学习。该班350余名学员,毕业后多数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中做政治工作。”

  除了举办常规的政治训练班,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部还根据革命形势在广州举办一个特别政治训练班,组织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和黄埔军校的200多名军队干部和政治工作人员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周恩来担任这个训练班的主任,并先后向学员作了《反吴(佩孚)与反帝国主义》《中国政治军事的观察》《政治工作的设施及运用》等演讲。特别政治训练班的学员经过 2--3个月的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其他部队中工作。同时,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还举办了战时政治训练班,专门做战时战士的思想意识灌输工作各训练班培训了一批政治工作骨干,大部分分配到国民革命军各部队,向官兵灌输革命思想,使北伐军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内容得以贯彻落实。培训班提高了政治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对于加强北伐战争的思想意识灌输工作,保证北伐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普及党代表和政治部,宣传党的政治主张

  我党在国民革命军中的思想意识灌输,从“改造”入手,即各军普遍仿照黄埔军校的做法,建立党代表和政治部,负责政治工作和政治训练;在一些部队中还建立了我党的秘密组织。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前,政工人员大体配备就绪。中共党员先后担任军、师一级党代表、政治部主任和秘书的有:“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第三、五、六、二十师党代表分别是鲁易、方维夏、萧劲光、李六如;第二军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李富春;第三军党代表朱克靖,政治部秘书傅烈,第七师政治部主任吴少默;第四军党代表罗汉,政治部主任张善鸣,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廖乾五,第十二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王文明;第六军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林伯渠;第七军政治部主任黄日葵;第八军政治部主任彭泽湘,独立五师政治部秘书长段德昌。在团以下单位中,中共党员担任政治工作领导职务的更多。如第一军第一师所辖的九个团中,第二、三、五、七、八、九团的党代表分别是金佛庄、包惠僧、严凤仪、蒋先云、张际春、王逸常。”

  正是众多党员的辛勤工作,对国民革命军进行党的理论、主义和政策教育,使士兵懂得战争的性质,知道为谁而战,从而激发官兵旺盛的革命斗志,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3

  选派大批共产党员加人北伐军队伍

  北伐战争之所以迅速取得胜利,与广泛发动工农群众支援战争分不开,也与我党派遣许多优秀党团员到国民革命军中开展政治工作和发挥骨干作用息息相关。

  在教育改造国民革命军和为北伐战争服务的过程中,共产党员和政工人员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起了先锋模范作用,树立了政治工作的威信,赢得了战争英勇善战的国民革命第四军独立团(即叶挺独立团),战功卓越,被人们称为铁军。据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周士第回忆录》记载,独立团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第一营营长曹渊、第二营营长许继慎、第三营营长杨宁、第一连连长莫奇标、第二连连长吴兆生、第三连连长高超、第四连连长卢德铭、第六连连长袁炎烈、第八连连长李海涛、第九连连长胡焕文、机关枪连连长练国梁、担架队队长张堂坤等均为共产党员。

  据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中央档案馆编的《北伐战争(资料选辑)》记载,独立团建立了共产党支部,团部直属队和各营建立了党小组。独立团2100余人,步枪1300余支,水机关枪3支及手枪 40余支。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由于政治工作出色,独立团战士革命意志坚强,首战告捷,接着又先后取得醴陵、平江、汀泗桥、贺胜桥等战役的胜利,为国民革命军树立了榜样。据《周士第回忆录》记载,在攻占武昌战役中,一营某连一个党员班长将一封信、一包衣服和几元钱交给营长曹渊。他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

  “为着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着人类社会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战死,是光荣的。儿的躯体虽死了,但精神是不死的,儿是永生在母亲面前的。”

  至今读来仍让人热泪盈眶。而且,这并非个案。

  “大部分官兵都和这个班长一样,自动地写了家信和留下给家里的东西”。

  在战斗中,不少共产党员为了革命理想而壮烈牺牲。可以说北伐战争能够打下来离不开共产党人的鲜血。

  据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1年出版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册中记载:据不完全统计,到1926年底,在北伐军各军担任政治工作的共产党员已达到1500人左右。

  独立团为什么能够建立这样伟大的战绩呢?叶挺充分肯定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他在一次独立团干部会议上总结北伐战斗的经验时说:

  “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独立团是共产党的军队,因为有了共产党,我们才能成为铁军。”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