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问政山东|改革创新进行时·淄博篇
今年初,山东召开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改革创新增动力、挺膺担当勇争先的“冲锋号”。作为传统工业城市,淄博市在落实省委部署的过程中,加压奋进,积极推进老工业基地向新型工业化强市转型,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青蓝接力”。
淄博市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加快石油化工、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做大做强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布局协作机器人、氢能储能等未来产业,2条千亿级、13条百亿级产业链加速成长,年内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力争达到750家、单项冠军达到140家。
接受采访时,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张万征说:“我们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自主研发的应用大模型已累积算法400多种,人工智能发明专利位列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企业排行榜第32位,核心技术覆盖人工智能视觉分析、具身智能、数字孪生等多个领域。”
淄博市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拿地即开工”机制,推动532个省、市重大项目建设,抓好齐鲁石化鲁油鲁炼、鑫泰石化延链补链等过百亿元项目,持续增强发展动能。
比如鑫泰石化延链补链系列项目,总投资188亿元。系列项目建成后,企业营收、产值、税金将突破1000亿元、700亿元和100亿元,对地方财政贡献超过10亿元,实现从基础化工材料,到高端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的跃升。
筑牢工业底座的同时,淄博市强化普惠民生供给,抓好省、市30项重点民生项目。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年内争创国家、省级美丽幸福河湖4条。经过十多年治理,百里孝妇河蝶变为文化休闲生态观光带,经验做法入选水利部《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典型案例》。
摄影爱好者说:“2017年,我们第一次拍到震旦鸦雀,这种鸟是鸟中熊猫,极其罕见。最近几年,陆陆续续常能见到这种鸟。”
2023年以来,随着烧烤持续火爆,淄博市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城市品质活力持续提升。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全市景区接待人数、营业收入分别增长6.3%、138.4%。
闪电新闻记者 李潇寒 孙传凤 秦彦琰 报道(李潇寒 孙传凤 秦彦琰)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