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张建京: 让牡丹从“枝头”走上“心头”
《春风一枝》 张建京 纸本水墨 2024年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岗飞 高雅
又是一年春好处,洛阳城再次换装“真国色”。街巷、公园、景区,无处不见牡丹,美术馆的展厅里同样绽放着牡丹风华。
4月5日,“与花传神·当代名家绘牡丹展”亮相洛阳美术馆,通过“欣欣生意”“群芳吐艳”“独占春光”“花开时节”“与花共舞”“意在东方”6个篇章,汇聚全国美术名家200余件牡丹佳作,以花为媒、以墨为韵,展示牡丹文化的时代新内涵、新活力,邀请广大观众与牡丹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近些年来,在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美术馆多次举办牡丹主题美术作品展览。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洛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洛阳美术馆负责人张建京说,“牡丹”是洛阳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从中国绘画史上第一幅绘有牡丹的作品《洛神赋图》,到唐代武则天将牡丹引入皇家园林,再到宋代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洛阳与牡丹的渊源深厚而绵长。现在的洛阳人学画画,也喜欢从牡丹开始。”
“洛阳牡丹甲天下,菏泽牡丹冠群芳,广州牡丹迎春早,潮州牡丹竞风流”。为突出牡丹特色,由山东、广东、河南三省美术家协会指导,洛阳美术馆以“与花传神”作题,并联合菏泽市美术馆、潮州美术馆、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等单位共同主办此次展览。这使得展览中的牡丹画南北兼有、风格各异,既承载历史厚重,又展现时代活力,基本代表了中国当代牡丹画创作的最新成果。
牡丹画是中国花鸟画中折枝花卉的一个分类,因为人们寄托情感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样貌。“人民群众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寄托在牡丹中,以富贵大气为主的牡丹画因此历来受到热爱。文人群体在牡丹绘画中更多展现自我的精神世界,探索艺术表达,所以,牡丹也在水墨、写意等技法中,绽放出素雅清新的魅力。”张建京说,一朵牡丹,因情感的不同展露或富贵、或高傲、或野逸的气息,这正是中国人情感特质和牡丹文化内涵的生动写照。
而为了更好地展示牡丹文化,美术馆还特别制作了一批图文并茂的历代牡丹绘画知识展板。但这还不够。每年的洛阳牡丹文化节都会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来到洛阳,一睹牡丹芳容,感受牡丹之美。张建京介绍:“作为洛阳本地的美术场馆,推广牡丹文化义不容辞。在5月8日展览结束前,我们计划举办艺术家导赏、牡丹画创作体验等一系列公共美术教育活动,让广大观众深入了解当代牡丹画的创作发展,更多关注牡丹绘画和牡丹文化。这也是此次展览的宗旨所在。”
张建京透露,“与花传神”展览在洛阳美术馆的亮相是第一站,后续还将前往山东菏泽、广东广州、广东潮州等地巡展。“作为美术创作者,坚持守正创新,用艺术精品阐释好牡丹文化,讲好河南故事、中国故事,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工作目标。希望伴随巡展的开展,牡丹文化能从河南走向全国,从‘枝头’走上人们的‘心头’。”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