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开门见喜·文化互粉|滇越携手 “同志加兄弟”更亲近

发布时间:2025-04-14 02:07:34

  【编者按】

  应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林、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梁强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4月14日至15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

  中越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邻,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2025年,两国迎来建交75周年。

  作为中越合作的前沿省份之一,云南省与越南全面深化互联互通、经贸投资、民心相通等各领域合作,推动“同志加兄弟”的情谊更加深厚。

  今年以来,云南省与越南合作频传好消息:日前,全国首单进口越南鲜椰深度落地加工业务在河口口岸正式实施,标志着中越边民互市贸易转型升级迈出新的步伐;3月31日,中国坝洒—越南巴刹红河界河公路大桥开工建设;同日,中国田蓬—越南上蓬口岸货运正式开通。近年来,云南与越南有关部门、地方一道,弘扬“中越情谊深,同志加兄弟”友好传统,持续深化合作机制,推动合作成果惠及双方民众,为深化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新贡献。

  频繁互动,增互信。云南省与越南高层交往频密,有力强化了合作的顶层规划。2023年3月,云南省友好代表团访问越南,与越南多个中央部委开展工作交流,形成了诸多合作成果。滇越双方发挥中国云南省与越南河江老街莱州奠边省省委书记年度会晤机制等平台作用,深入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夯实地方合作、巩固民间友好。

  互联互通,促便捷。滇越共同推动跨境公路大桥、中越铁路准轨对接等重大项目。中国坝洒—越南巴刹红河界河公路大桥开工建设,中国田蓬—越南上蓬口岸客货运输相继开通,中越冷链物流货运班列为双方农海水产品跨境运输开辟了新通道。昆明至河内、昆明至胡志明市、昆明至芽庄、丽江至河内、丽江至海防、大理至河内、大理至胡志明市等航线为人员往来和旅游合作创造便利条件。

  经贸合作,惠民众。云南与越南资源互补,为贸易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24年,云南对越南进出口贸易额221.4亿元,同比增长18.6%。云南的特色农产品、机电产品等在越南市场需求旺盛,越南的热带水果、水产品等深受云南消费者喜爱。中国—南亚博览会、中越(红河)边境经济贸易旅游交易会等展会成为滇越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东盟(河口)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等园区抓住跨境电商发展机遇,为双方消费者提供丰富的选择。

  人文交流,增友谊。滇越双方友好城市、友好村寨数量不断增加,共同举办的中越边民大联欢、“两国一赛道”国际自行车赛等活动有声有色。昆明胡志明旧居完成修缮并对外开放,面向民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生动讲述中越友好故事。跨境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农业、交通、文化等培训合作成果丰硕,推动中越传统友谊更加深入人心。

  【故事】

  滇越跨境游四季常青

  春风拂过,越南跨境游团队奔赴云南赏花,越南籍旅游从业者黄雪也开启了忙碌的项目季。

  作为越南第一旅行公司经理、越南—云南旅游联盟品牌主理人,黄雪的从业之路因云南发生了转折。

  2019年下半年,昆明至河口开通动车,“动车时代”的到来让黄雪嗅到了商机。2019年底,她踏上了赴滇考察之旅。几个月后,她带着精心规划的越滇旅游线路回到越南,将其提供给不同的代理商。“我们这几年的游客数量一直稳步递增,市场对云南这条线路反馈特别好。”黄雪回忆,她亲眼见证了口岸发展带来的旅游契机。去年,她的旅行社接待了17000名越南游客,这些游客大多从河口口岸通关,随后乘坐动车,开启精彩旅程。

越南游客在云南的雪山旅游 受访者供图

  在越南游客眼中,云南四季皆有看点,是个浪漫的地方。冬天可以奔赴雪山,感受冰雪魅力;春天到夏天,云南的鲜花不败。陪伴越南游客游云南的过程中,黄雪也见证了他们留在云南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故事。2024年5月,中越边境的中国河口公路口岸南溪河新联检大楼启用,这对黄雪的旅游事业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游客通关时间大幅缩短,能在旅行目的地有更多游玩时间。”黄雪笑着说。

越南游客体验云南民族风情 受访者供图

  “今年,越南国会批准投资建设老街—河内—海防铁路项目,我们始终保持关注。此外,大理开通到越南河内、胡志明市的航线,让云南与越南的距离更近了。”在黄雪看来,便捷的通关流程、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云南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共同推动了越滇跨境游市场的火热发展。越滇跨境游的未来必将不断续写精彩。

  短视频连接越中网友

  “原来越南语和中文也有相似之处!”看到手机屏幕上闪过的评论,越南姑娘裴氏璇笑着用流利的中文回答:“这就是我想传递的,中越文化本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来自越南老街的姑娘,用十年时间在云南扎根,又以短视频为桥,让两国网友看见了彼此生活的温度。

裴氏璇 受访者供图

  2015年,高中毕业的裴氏璇与越南河内国家大学中文系擦肩而过,不甘心的她决定踏上跨境求学路,来到云南,在河口职业高级中学学习中文。“这里有针对越南人的中文教学班,我相信学会中文日后找工作也方便。”一年后,裴氏璇以优异的国际汉语水平考试成绩申请进入红河学院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她又叩开云南大学的大门,攻读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

裴氏璇 受访者供图

  之所以选择传播专业,是因为看到了短视频的机遇。裴氏璇坦言:“拍短视频时发现,镜头能打破语言隔阂。我想让更多人听懂越中故事、感受越中友谊。”到西双版纳过泼水节、带30元去斗南花市买花、大学生勇闯招聘会、带妈妈到丽江旅游……这些“云南日常”被裴氏璇拍成视频后,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

  这些年拍摄的各类视频中,让裴氏璇印象深刻的,还有到越南乂安探访中国唐代诗人王勃足迹的经历。

  “2022年,我和朋友从老街省辗转到乂安省宜春乡,凭着网络上的线索碎片,我们一路走一路问。”裴氏璇回忆道:“视频拍摄完成传上网后,不少中国网友留言,‘原来《滕王阁序》的作者在越南也留下了足迹。’那一刻,我觉得镜头真的可以连接历史。”

  今年夏天,裴氏璇即将毕业,她计划留在中国当越南语教师。她说:“十年了,云南早就是第二故乡。未来,我想用镜头带更多人了解越中友谊故事。”

  策划:张若谷 罗蓉婵 王欢

  文字:刘子语 韩成圆 祖红兵 陈晨 李玲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