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甘肃省图书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
中国甘肃网4月11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白永萍)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近日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甘肃省图书馆成功入选。
甘肃省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2008年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09年成立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建成甘肃省古籍修复中心。其后,以古籍修复技能培养为主线的“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甘肃传习所”先后挂牌成立,聘请师有宽为导师,以传统“师带徒”模式培养修复人才。2017年,“古籍修复技艺”被列入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9年,获得“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证书”,2022年,建立“何谋忠技能大师工作室(古籍修复师)”,2023年,何谋忠被聘为国家级古籍修复传习所导师,甘肃省图书馆也成了全国少数产生两位导师的公共图书馆之一。
近年来,甘肃省图书馆致力于全省古籍修复人才培养工作,在天水市图书馆、兰州大学图书馆等单位设立传习点10家,并与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兰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为全省培养修复人才。截至目前,已累计修复古籍1495部4131册249807页,完成甘肃省博物馆藏纸质文物(古籍)、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戏曲抄本、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藏国家一级纸质文物法律文书等修复项目。此外,为提升古籍保护水平,拓展社会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甘肃省图书馆还开展了“古籍修复技艺进校园”“走近四库全书”“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我是小小古籍修复师”等系列活动。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