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喉雉鹑现身大通察汗河管护区 大通县共有鸟类19目49科237种

发布时间:2025-04-10 15:11:03

原标题: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喉雉鹑现身大通察汗河管护区 大通县共有鸟类19目49科237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3月31日,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宝库林场察汗河管护区回收的红外相机数据中,首次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红喉雉鹑的野外活动影像,证实大通县为红喉雉鹑分布区。

红喉雉鹑是雉科、雉鹑属的走禽,体长44—54厘米。上体大都褐色,头顶与两侧深灰,头顶与枕羽中央有黑褐色纵纹。颏、喉、前颈至尾下覆羽红栗色,胸腹褐灰色,胸羽具黑褐色纵纹,腹羽杂以淡黄和棕色。红喉雉鹑栖息于海拔3000至4000米左右的针叶林、灌丛及裸岩地带,通常单独或成对出现,在森林线附近的空旷地区觅食。2024年9月30日,红外相机捕捉到红喉雉鹑的身影,画面中一对红喉雉鹑夫妇领着两只红喉雉鹑宝宝在林间悠然嬉戏,十分温馨。

为全面掌握大通县域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现状,科学评估栖息地质量,大通县林业和草原局于2024年正式启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及栖息地评估》项目。通过样线调查、红外相机监测、历史资料分析、社区访谈等方式,系统开展县域野生动物本底调查。2024年7月至今年3月底,大通县结合样线法、社会访查、红外相机监测等方法开展鸟类样线调查,结果表明大通县鸟类共计19目49科23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1种、二级保护鸟类35种,青海省级保护鸟类35种。

(王晶 严作庆)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