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临沧市永德县德党镇创新基层治理模式,通过聘任各村(社区)“客场总管”为“平安守护员”,将平安建设延伸至客事活动领域,并为252名新聘“平安守护员”颁发聘书。同时,发布《客场治安情况巡查登记表》,以“一聘一书一表一机制”为抓手,构建“事前报备、事中监管、事后反馈”的全链条管理模式,为深化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
德党镇作为多民族聚居区,婚丧嫁娶、民俗节庆等客事活动较多,对此,镇党委将客事活动纳入网格化治理重点,充分发挥“客场总管”“群众基础好、公信力高、调解能力强”的优势,将其转化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被聘任后的“平安守护员”不仅是治安巡逻的“哨兵”,更承担法治宣传、政策宣讲、民情收集、矛盾化解等多重职能。
依托《永德县德党镇客场治安情况巡查登记表》,客场“平安守护员”需对活动类型、时间地点、巡查记录等全程留痕,确保责任到人、行动有据,要当好风险预警的“瞭望哨”、矛盾调处的“和事佬”、文明新风的“传播者”和应急处突的“先锋队”,让客事活动既有乡土温度,更显文明高度。
“穿上了这身蓝马甲,就要在客场上肩负起我的责任,通过法律宣传、规范引导,让村民逐渐养成‘饮酒不开车、文明办客事’的习惯。”德顺社区居民唐先生说。
通过制度创新与群众参与的双轮驱动,德党镇正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为乡村振兴筑牢平安基石。德党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化“党委领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治理格局,通过“机制创新—责任细化—数字赋能—长效提升”的逻辑链,推动基层治理向精细化、多元化发展,让“小事不出客场、平安常驻德党”成为乡村振兴的亮丽底色。
云南网通讯员 刘旻灿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