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园区规划编制、用地保障难题,云南省自然资源厅持续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紧紧围绕发展壮大“三大经济”,聚焦持续提升规划管控水平,推动园区不断优化用地布局,以高水平空间保障支撑园区高质量发展。
破难题 提升规划编制精准化
深入园区开展实地调研,与企业面对面座谈,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对症”解决企业急难愁盼,有力保障玉溪化念综合物流园、中老铁路野象谷中心站冷链物流加工园、大理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用地。联合发展改革、商务、工业和信息、科技等部门,组织开展全省园区规划及用地保障视频培训指导,详细讲解政策要求、技术路径、管理流程,进一步明确园区规划编制要求。针对化工园区认定通过难度较大的情况,“一园一策”精准指导化工园区优化选址、调整规划,持续助力化工园区认定工作。
2024年2月《云南省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出台以来,全省在原有5个化工园区基础上,新增认定华宁盘溪、沾益花山、麒麟越州3个化工园区,保障华宁隆恒新材料、云南盛佳新材料、红太阳(曲靖)生命健康产业园、信义硅业等20余个项目落地投产,预计新增工业产值320余亿元。
优方式 创新规划管控层级化
详细规划是园区各类项目建设的法定规划依据。省自然资源厅创新分层编制方式,打破传统详细规划直接编到地块的做法,增加“单元”层级,实行“单元—地块”分层次控制,着力解决园区规划管控与项目落地建设衔接困难问题。按照新的规划编制方式,指导原89个省级园区划定详细规划单元429个,完成规划方案238个,昆明空港经济区、曲靖经济技术园区、河口边境经济合作区等31个规划方案批复实施。
为更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将园区规划原来单一的修改调整方式,优化细分为规划修改、规划维护、规划勘误3种方式,极大增强规划动态更新的灵活性。按不同需求分策实施,规划调整周期大幅缩短,保障项目快速落地。精简许可审批流程。整合厅内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等部门工作,将土地供应阶段、规划许可阶段变“串联”为“并联”,在完成项目供地的同时,帮助建设单位同步获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促进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安宁产业园区、易门产业园区等都已实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等“多证同发”,确保入园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强统筹 实现规划保障体系化
发展空间应保尽保。通过“三区三线”划定和城镇开发边界优化调整,原89个省级园区共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总面积166万亩(1106.68平方公里),占全省城镇开发边界总面积26.39%,全面解决园区近期建设空间需求,重点保障曲靖德方纳米、昭通旗滨光伏玻璃、楚雄宇泽半导体等675个承接产业转移重大项目用地,全力支撑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园区用地专项专用。出台城镇开发边界调整规则,统筹划定全省工业用地红线,重点纠治工业项目随意落地、工业用地随意被占用等问题,推动工业产业向园区集聚,守住园区用地“基本盘”。全省共划定工业用地红线211.38万亩(1409.23平方公里),省级及以上园区82.89%的规划工业用地划入红线范围。
存量用地释放潜能。连续6年开展园区土地节约集约评价,深入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引导园区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用地模式转型,有效盘活存量土地资源,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持续提升园区空间承载能力。2024年,全省园区及滇中新区共处置批而未供土地3.45万亩、闲置土地1.89万亩。
云南网记者 张琦敏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