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红光疗法:近视防控的新希望

发布时间:2025-04-08 09:39:58

  在全球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持续攀升的严峻形势下,一种创新的近视防控手段 —— 红光疗法,正逐渐成为眼科领域的焦点,为无数孩子的清晰视界带来了新希望。

  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2050 年全球近视人群或将突破 50 亿。在中国,青少年近视问题尤为突出,近视率居高不下且呈现低龄化趋势。传统近视防控手段主要包括户外活动、光学矫正和药物干预,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寻找更有效的防控方法迫在眉睫。

  近年来,国际近视防控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低强度红光疗法(RLRL)凭借其显著成效,被多国纳入近视管理指南,成为近视防控的又一科学利器。其原理基于生物光能概念,近视的产生与眼睛接受光照的强度和光波成份密切相关。单位时间内,眼睛接受光照强度越高、有害光成份越多,视疲劳越严重,近视加深程度越高。而红光疗法通过改善眼睛视物的受光环境,发挥独特作用。

  具体而言,特定波长的红光能够刺激和加强视觉神经细胞活性,促进多巴胺分泌。多巴胺是一种关键神经递质,可有效抑制眼轴异常延长,而眼轴过度增长正是近视的主要成因之一。同时,红光还能增强眼睛血液循环,减少视网膜氧化应激反应,保护黄斑区细胞免受蓝光等有害光线的损伤,从而恢复眼睛视觉健康。

  动物实验和部分临床研究为红光疗法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2020 年伦敦大学的研究发现,每天暴露于深红光(670nm)3 分钟,可显著改善中老年人(40 岁以上)的色觉对比敏感度。针对儿童近视的干预试验显示,特定波长的红光可减缓近视度数加深速度。权威医学期刊《Ophthalmology》发表的临床研究指出,每日 2 次、每次 3 分钟的红光照射,可显著减缓儿童眼轴增长,12 个月实验数据显示,受试者近视进展速度降低约 68%,且未观察到视网膜功能异常等副作用。

  安全性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北京同仁医院等机构开展的长期追踪研究表明,规范使用红光设备对儿童眼压、角膜及晶状体均无不良影响。设备内置的智能感应系统可实时监测使用距离和角度,确保光剂量精准可控,让家长们无需担忧安全隐患。此外,红光疗法无需接触眼睛,孩子在家就能轻松完成,大大降低了防控成本,提高了可及性。

  中国科研团队在红光疗法的研发与应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黄小球作为儿童青少年 “红光益视”“红光控轴” 的提出者和践行者,从事光生物技术与视觉健康研究 10 年以上,在光生物技术领域拥有多项核心发明专利技术。他通过改善眼睛视物受光环境,运用有益红光有效抑制 6 - 16 岁儿童青少年眼轴异常增长,为近视防控提供了一种集视光学、生物医学、神经学、康复医学为一体的多维视觉健康解决方案。

  如今,红光疗法已在全球 30 余个国家落地,彰显了 “中国智造” 在眼健康领域的国际影响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研究的深入,相信红光疗法将在近视防控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帮助更多孩子摆脱近视困扰,拥抱清晰明亮的未来。家长们应及时关注这一前沿技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为孩子的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