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时间,网络舆论中热度最高的新闻就是那个美国网红在中国的直播行程了,说实话,我很难以理解这种热度,当初中国某个姓董的网红,在前呼后拥的行程中,就令我感到了一种深切的不适,在这一点上,我尤其鄙视那些自由主义公知和拥趸,这群人一贯鼓吹所谓的个人独立思考之精神,然而从中国进入改开以来,低俗的追星行为在中国就愈演愈烈,相比起毛主席时代没有人去追逐电影明星的这种现象,证明了毛主席时代所追星追的是”德与才“。而改开之后追星追的是”颜与钱“,哪个时代的人更有思想更有独立思考能力一目了然,可惜的是,那些公知们从来不会作一番认真的评述,因为他们就是已经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的一群人,唯西方马首是瞻,如此谄媚姿态,却自诩独立思考,简直丢人至极。
在这个美国网红”甲亢哥“到中国之后,网络中有关他的议论热度不断,当然,在大陆对于他的议论中,主要集中在他的中国行程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观察中国的真实窗口,很多人认为这样会令西方主流媒体多年以来对中国的妖魔化滤镜不攻自破,但即便如此,当我看到这个美国网红在中国大陆的行程中依然有大量中国人跟随围观的现象时,还是会心生不适,这种心态说到底是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同胞在外国人面前显得有失人格的表现,因为在外国人面前,一个人中国人的表现不仅仅是自我的人格,也代表着国格,哪怕这个美国网红并没有什么过格言行,但作为一个中国人还是应该表现出某种矜持的,跟随围观我认为是自降身段的表现,毫无必要。
然而,当这个美国网红"甲亢哥"(IShowSpeed)的脚刚踏上香港土地,一部分香港人所表现出的那种媚态,才让我再一次领略了殖民化思维带来的人格缺失的丑态到了何等地步:铜锣湾地铁站内,上百名青少年冲破闸机围堵偶像;湾仔街头,市民为与这位20岁美国青年合影推搡叫嚷;海洋公园里,因网红直播意外入镜的本地母亲,对"打扰"其子女拍照的外国面孔怒目相向,却在认出对方身份后瞬间换上谄媚笑容。这些魔幻场景,撕开了香港社会深藏的精神溃疡——那是一种将殖民者奉若主人的集体潜意识,是一种自甘低贱的是殖民统治遗留的认知癌变。
这种病态在甲亢哥体验"打小人"民俗时达到极致:围观者欢呼着将传统仪式异化为网红表演,却无人追问为何要用"打走霉运"的隐喻来宣泄对现实的无力感。更讽刺的是,当这位网红用粤语喊出"delay no more"(香港某商业广告梗,实际是日常中的粗口)时,年轻人群爆发的狂热欢呼,恰似当年港英政府官员巡视时的山呼海应。这种对殖民符号的条件反射式亢奋,暴露了部分港人仍未摆脱的那种思维定式。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是做过了沉重的心理酝酿的,一方面是想到即便是在做批判性分析,也难以跳出一些人认为”蹭热度“的窠白。另一方面就是在查找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几次我都想放弃写这篇文章了,因为那种严重的不适感和欲呕吐感折磨着我,尤其是在看到香港年轻人跪在这个黑人面前和张嘴等待这个黑人网红投喂的画面,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羞辱感,毕竟这些人还是中国人,是同胞,这种为同胞的下作行为而羞愧的感觉让我浑身燥热,心里不断地重复一句话,好好的人不做,偏要。。。。。
香港的殖民崇拜有着清晰的历史谱系。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维多利亚港每艘悬挂米字旗的军舰都能引发市民围观;20世纪初,英国皇室成员访港时万人空巷的盛况被精心装裱成"文明开化"的证明;直到1997年前夕,仍有媒体将末代港督彭定康称为"香港之父"。这种精神阉割在回归后并未消失,而是转化为对西方文化符号的病态迷恋:好莱坞电影里白人救世主形象的膜拜、英语教育体系下的母语自卑、对欧美网红非理性追捧等现象,构成殖民意识的三重变奏。
甲亢哥现象不过是殖民记忆的最新变种。粉丝们追逐的并非其创作内容,而是潜藏在金发碧眼背后的"高等文明"光环。当年轻人为挤进直播镜头不惜破坏公共设施,当市民因网红一句"维他奶比美国牛奶好喝"的戏言激动不已,这些行为本质上与百年前被欺辱的香港人却仰望殖民官员帽徽时的目光无异。更值得警惕的是,某些意见领袖将这种疯狂美化为"国际视野",实则是用全球化外衣包装文化自戕。
在甲亢哥直播的弹幕中,"白人就是会玩"、"这才叫高级幽默"等评论高频出现,暴露出逆向种族主义的集体无意识。这种思维将西方行为定义为现代性标杆,将本土文化矮化为待改造对象。当网红在文武庙抽签被解为"下签"时,观众立刻质疑解签人"不懂西方幽默";当其团队误入市民拍照背景遭斥责,舆论却单方面要求本地人"展现国际风度"。这种话语权的自我让渡,恰是殖民统治培育出的"臣民思维"。
这种心态在空间争夺中尤为明显:网红团队在北角街头拍摄时,市民自发为其清场;维港游艇上内地游客需迁就其直播需求调整行程。这种空间让渡的实质,是将"白人特权"内化为社会潜规则。更荒诞的是,当西方媒体借机渲染"香港秩序混乱"时,某些人不是反思公共管理缺失,而是急于辩解"这只是个别现象",完美复刻了殖民时代买办文人为统治者开脱的叙事模式。
我不知道中国那些所谓的自由派的公知看到这些香港年轻人的丑陋表现,会不会有一种赞美且欣赏的心态,但我知道的是,在改开后中国一大部分的公知,就是想把中国人也”培养“出这种奴颜婢膝的认知,不是吗,他们总是叫嚣着”西方是文明的高地“,叫嚣着”中国应该被殖民三百年“,他们以获得西方的赞赏为荣,他们总是以西化不彻底来指责中国的一切,在他们的思维中,对西方跪得越彻底,越能彰显出”拥抱文明“,这几十年来,不就是这种声音占据了中国舆论场吗?所以完全可以想象出,那些中国的自由派的公知们,一生中那种整日琢磨着如何对西方跪出最优雅的姿势的”痛苦“,他们在西方面前从来没有想过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只想着如何做一个被西方投喂的宠物,真是令所有站着的中国人蒙羞。
每每回首这几十年,内心就会有无尽的唏嘘,本已引领人类文明的中国,就忽然的从文明最高的维度滑落,这种历史变迁,是一代曾经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中国人难以抚平的痛,希望今天一些还在习惯于仰望西方的中国人,认真寻觅新中国的历史,了解中国所取得的思想和物质上的巨大进步,思考毛主席时代中国人民是在怎样的精神状态下取得的如此进步,那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独立思考有真知灼见的中国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