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500余名学生在云南文学艺术馆共上一堂文艺课

发布时间:2025-04-05 14:07:31

  云南网讯(记者 李熙临)4月3日,由云南文学艺术馆、昆明市官渡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官渡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曙光小学(珥季路校区)携手举办的“云南故事,美育润心——馆校联动实践活动”在云南文学艺术馆举行。曙光小学(珥季路校区)500余名同学在实地参观、实践体验中上了一堂生动有趣、受益匪浅的文艺课。

活动现场。 供图

  此次活动旨在全面落实“美育浸润行动”、深入贯彻“五育融合”教育理念,依托馆校研三位一体协同机制,通过整合场馆资源与学校资源,构建双师课堂,共同推动青少年艺术美育实践基地和云南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有效助力学生融合成长。

活动现场。 供图

  活动分为展览参观与研学体验课两部分。展览参观主要在云南文学艺术馆的文学、美术、民间文艺三个展厅进行。同学们在展厅中饶有兴致地参观,沉浸畅游于缤纷的云南文艺大观园。云南文学艺术馆志愿服务队的龙华艳为孩子进行了文学展厅的讲解。除常规讲解,她还把同学们学过的课文等大家熟悉的作品结合展厅内的内容来讲,希望激发同学们对文学的兴趣。

活动现场。 供图

  研学体验课分为诗歌、美术等类型。诗歌体验课主题是“轻扣诗歌大门,探寻云南文脉”,同学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领悟生活之美、诗歌之美,并在课堂上即兴写下充满童心童趣的诗歌。美术体验课上,老师引导孩子们尽情想象、大胆创作,用画笔描绘《江南》《山行》《江雪》《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古诗的画面与意境。诗意与美学,如春风般吹入同学们心田。

活动现场。 供图

  官渡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党支部副书记王德洁表示,云南文学艺术馆丰富的文艺资源,与学校的需求形成供需互补。“举办此次活动,我们希望通过家校社三方的协同教育,达到五育融合,把行走的思政课堂落实到行动中,实现孩子们的全面健康发展。”昆明市官渡区曙光小学(珥季路校区)校长李晓玉认为,馆校联动是家校社课程建设中很好的范例。“孩子们在实践情境中更能发现和认知问题,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作为诗歌课授课老师,来自北清实验学校的语文老师柏锐源感触良多。“学生们平时上课的地点大多局限于教室,这次把他们带出教室之外,扩充了他们的学习资源,打开了眼界。”柏锐源希望更多学校能汲取此次活动的经验成果,更好践行五育并举。

活动现场。 供图

  据介绍,近年来,云南文学艺术馆充分利用场馆资源,举办了大量文学艺术展览展示、公共教育等活动,有效地促进了云南文学艺术的广泛传播与繁荣发展,为青少年文学艺术素养提升作出努力和探索,推动青少年艺术美育实践基地建设。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