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红旗渠精神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访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志伟
□本报记者 李林 杨之甜 陈浩
“我作为一名‘渠三代’,红旗渠精神从小就深深烙印在心中。”4月3日,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远新材料”)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志伟参加了“红旗渠精神永在·红旗渠通水60周年”座谈会,他说,自己立志追随修渠先辈的足迹,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过去企业处在高耗能、重污染的粗放发展阶段,转型势在必行。”李志伟坦言,当时,他用两年多时间,跑遍国内外百余家设计院校、行业协会,形成了上百份调研材料,最终选定了电子级玻璃纤维项目作为企业转型的方向。
“很多来参观的客户都很好奇,这个有着世界最先进生产线的项目为啥放在林州。我的回答是,红旗渠精神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李志伟说。
在转型过程中,李志伟深刻体会到了红旗渠精神中的奋斗之力。他深知,勇于创新、敢于创造奇迹,是光远新材料能够走出困境、实现发展的关键。项目刚启动时,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战略布局、市场竞争、资金筹划等问题接踵而至,如同一道道难关横亘在他面前。
然而,李志伟并没有退缩。他迅速组织业务骨干成立各专业组,组建项目指挥部,充分发扬了林州人“后边来的要往前边放”的拼搏精神。光远新材料一期3万吨电子纱项目仅用12个月就实现了点火投产,二期5万吨电子纱项目更是以惊人的速度,仅用10个月就实现了全线贯通投产。电子材料产业园也实现了当年开工建设、当年具备投产条件。
“这就是‘光远速度’,是光远人在没有技术、没有人才、没有原料、没有市场的不利条件下,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所创造的成绩。”李志伟说。
如今,光远新材料已成长为中国电子材料行业50强,被命名为中国电子级玻璃纤维生产基地,先后获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等多项国家级荣誉,成为多家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以及全球头部电子材料供应链体系企业。
李志伟表示,光远新材料将在红旗渠精神的强力支撑下,不断创新,继续前行,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