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世遗景迈 | 沉浸式体验,景迈山非遗茶局
景迈秘境的鉴茶仪式感
景迈山古茶林深处,清风携兰香而至。这里是世界文化遗产地,是茶祖岩冷庇佑的圣地,亦是千年茶脉的源头。
这是一场与自然、时光、文明对话的茶宴。
茶器与茶席
景迈山物语的隐秘载体
非遗茶宴上的一草一木,一杯一盏,一茶一水,都取自景迈山。
景迈山傣锦为茶席,丝线间流淌的是景迈山千年的智慧结晶。
景迈山茶林间的天然蚂蚁土堆柴烧的茶壶茶杯。茶器表面古朴,掌心摩挲间,仿佛触摸到景迈山的呼吸。“器为茶之父”,高温灼烧后的茶盏,能将茶汤的兰香蜜韵放大,让舌尖感知最本真的“山野DNA”。
景迈秘韵
古树春鲜与岁月陈酿的时空交响
来自景迈山大平掌养护林里最大最古老的古树,单株、单采、单制的古树之味、景迈山春天的鲜爽滋味,是001原料的点睛之笔。
香气是景迈山独有的王者之香——野兰香,混合着景迈山苔藓的气息,与古树茶花蜜的底蕴。汤色是从浅金,到蜜金,到琥珀的变化。香气是从兰香,到蜜香,到木香的轨迹。滋味是从鲜苦,到甘洌,到醇和的滋味图谱。
茶品经二十年岁月雕琢,汤色红浓如落日熔金。焦糖香,陈木香,枣香交织迷人。如同深山中的老木在阳光的炙烤下的芳香陈韵,岁月芳华,醇雅迷人。香气陈韵独特,汤感温润平和,醇而雅,品味之后就会留下强烈的味觉记忆,老茶的陈韵溶于茶汤,如同丝绸一般细腻丝滑,仿佛感觉不到重量,轻轻盈盈。
14步茶仪
一场跨越千年的味觉修行
景迈山风潜入席间,似无形之手抚平每一寸浮躁。大家凝神静气,以耳听茶、以眼观色、以鼻嗅香、以口尝味、以心悟韵,共同品味茶汤里的时光韵味。
1.灼器
灼灼桃花方成大器,泡一泡好茶最基础的第一步就是要让茶器燃烧起来,用灼热的温度温暖喝茶的心;
2.入青/霞
生茶入青,熟茶入霞。生茶是来自原野的一抹绿色,熟茶是天边最美的云霞;
3.温青/霞
让茶器的温度唤醒入盏的茶叶;
4.落银/近月
注水方式。生茶定点高冲,犹如飞流直下的瀑布激发出景迈古茶的高香;熟茶定点低冲保持高温,近水楼台先得月;
5.润叶
沸水赋予茶叶第二次生命,带来迷人的芳香;
6.起色
视觉的交响乐。生茶如同金色的茶汤在杯中旋转飞舞;熟茶是瑰丽的宝石光,通透艳丽,红浓饱满;
7.留香
润茶水分到每一个贵宾的杯中;
8.识觉
举杯屏息轻轻嗅茶汤,这来自原野的芬芳;
9.还珠
润茶水倒入茶水缸;
10.分甘
一杯好茶总是众人分享更觉甘甜;
11.点啜
舌尖是我们识味最敏感的区域,让茶汤在舌尖萦绕,激发出第一直觉的芳香、醇厚、回甘;
12.满腔
茶汤一饮而尽;让茶汤充盈口腔,让两颊感受茶汤的厚度;让舌底激发出香甜,激活口腔里的所有味蕾;
13.入喉
一杯茶汤分三口喝入,闭口,用鼻呼气吸气,感受茶香,在鼻腔中微微地回转,用心体会喉咙里回荡的醇厚丝滑或甘韵绵长;
14.遗味
轻嗅空杯遗香。也许,这样的香就留在了你的心间。
饮尽最后一盏茶,空杯余香仍在萦绕。
真正的茶魂,不在杯中,而在你放下杯盏后,心头泛起的那片景迈山月光。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