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沧源:单甲边境派出所绘就边境好“枫”景
近年来,沧源自治县单甲边境派出所积极创新,推出“一村一民警两辅警”驻村警务模式,派遣12名辅警常驻6个行政村,以AB角协作的方式,从“下社区”转变为“在社区”,实现管控“零盲区”、辖区“零发案”、服务“零距离”,为乡村的和谐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警力下沉,筑牢边境管控防线
为充实边境管控力量,单甲边境派出所遵循“精心选拔、悉心培训、全心对待”的原则,挑选出品行端正、作风扎实、责任心强且群众基础良好的辅警驻村。驻村前,开展社区警务、户籍业务、法律知识等集中培训,确保辅警具备履职能力。同时,制定《驻村辅警工作指导手册》,规范日常工作,明确驻村辅警的“十大员”角色,涵盖治安、调解、情报等多方面工作。
在工作模式上,实行“1 4 2 N”,即1天跟班学习,4天村内执勤,每周至少巡逻2晚,重要节点随时待命,并同步开展“六小警务”。如今,专职辅警编入边境巡控队,成长为驻村辅警,有效弥补了警力不足,突破了山区管控瓶颈。
主动作为,让警务贴近群众生活
将驻村警务室打造成感知风险、化解矛盾、守护安全、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以驻村辅警与“月亮之家”红枫巡防队为依托,搭建农村普法“宣讲站”,重点宣传反诈、禁毒、防火防盗、涉枪涉爆和边境法律法规。在各行政村推行“红白喜事”车钥匙保管箱举措,驻村辅警与村组骨干劝酒控酒、宣传交通安全,今年已开展普法18场次,受众5000余人,查处酒驾6起,为辖区连续四年可防性案件零发案奠定基础。
以警地联创共建“红枫单甲”党建品牌为契机,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驻村辅警开创“进农户、上山坡、走田地”三步工作法,推行“农耕警务”“田园警务”。帮助孤寡老人劳作,平时上门送证、办证,及时回应群众诉求。三年来,摸排补录存疑户口3人,为18名空巢老人提供视频连线服务,救援被困车辆12辆,开展警民同劳30余次,助力群众增收8万余元,真正让警务充满“乡土气息”。
多元共治,守护边境辖区安宁
组织驻村辅警、村组干部、乡贤族老、志愿者和热心群众成立“月亮之家”红枫巡防队,采取2人小组机动巡防、重点区域重点巡防、管控盲点常态巡防等方式,扩大巡逻防控覆盖面。目前,巡防队员已达62人,协助抓获违法犯罪人员13人,消除治安隐患5处。
利用“月亮古寨”温情、和谐的寨风,在嘎多村刀里警务室设立“月亮”纠纷调解室,打造基层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品牌。驻村辅警担任调解室“理事”,提供多种调解服务,让纠纷调解更具温情。该模式推广后,辖区纠纷调解率达99.8%,全乡连续十年“民转刑”案件发案率为零。
在单甲乡,驻村辅警日复一日地坚守。他们调解矛盾、走访帮扶、宣传普法、联农助农,照亮了乡村平安之路。在他们的努力下,单甲乡构建起综治工作有态度、共联共建有力度、服务群众有温度的“三有”乡土社会治理共同体,绘就了边境线上最美的“枫桥”新景。(李文迪 胡波)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