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商务部网站消息,3月30日,第13次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在韩国首尔举行。
会议围绕落实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经贸领域重要共识,就加强贸易投资合作、区域及多边合作等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三国经贸部门一致同意,将加强在世界贸易组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区域及多边框架下合作,就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进行讨论,加强供应链合作和出口管制对话,深化数字经济及绿色经济合作,加强泛黄海经济技术交流会议等地方合作,共同为企业合作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中日韩地缘相近、文缘相通、商缘相连,三国经贸合作成果丰硕。受单边主义及保护主义蔓延等因素影响,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日韩作为区域乃至全球重要经济体,应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系,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持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世界经济繁荣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中方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愿与包括韩、日在内的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研究部主任徐秀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当前,包括中国、日本和韩国在内的亚洲主要经济体均在积极探索外部政策冲击的应对之策。“近期,中日韩三边合作呈现积极态势,这正体现了亚洲国家基于自身优势,依托内生动力,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清晰路径。”他称。
根据《第13次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联合新闻声明》,三国在经贸领域的共同努力对地区和全球经济的繁荣与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三国经贸部长尤其认识到,有必要持续推动三方经贸合作,以有效应对新兴挑战,在重点领域取得务实成果。
徐秀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面对外部政策冲击,亚洲地区亟需思考如何增强自身韧性,以降低外部依赖,而关键在于挖掘区域内的内生发展动力。中日韩合作的积极趋势不仅有助于抵御外部风险,也将为亚洲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亚洲经济体结构多元,涵盖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差异显著,互补性极强。因此,在外部冲击背景下,构建区域内的产业链与供应链体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徐秀军称。
《声明》提出,三国经贸部长就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保持讨论,以期达成一个自由、公平、全面、高质量、互惠且具有自身价值的自贸协定。《声明》还强调,RCEP得到透明、顺畅、有效落实具有重要意义。三国经贸部长鼓励RCEP联合委员会尽快完成加入工作组(AWG)的职责范围以便新成员加入RCEP。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近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表示,RCEP已经成为应对全球贸易摩擦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推动力。当前,RCEP的扩容问题备受关注。斯里兰卡、智利已提出加入RCEP的正式申请,这使得RCEP有可能成为一个跨区域性贸易协定。
在供应链和出口管制方面,三国经贸部长承诺加强供应链合作保障供应稳定,欢迎双边出口管制磋商取得的进展,并申明加强在出口管制领域的沟通。
三国经贸部长还支持以世贸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开放、包容、透明、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强调需推进世贸组织必要改革,强化其所有功能,包括谈判、监督和审议、争端解决,使该组织在应对当前贸易挑战时更具响应力和韧性,特别是在第 14 届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MC14)召开之际。重申支持在MC14上延长电子传输暂免关税措施,并对世贸组织内加强关于当代关键议题讨论的努力表示赞赏。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